5月31日,由好未来旗下学而思国际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共同制作的《国际演说家之“我想和世界谈一谈”》特别节目正式播出。该节目在今日头条、爱奇艺、搜狐等10多家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节目上,11位小演说家自信登台,通过全英文演讲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小演说家们与现场的专家学者以及家长代表展开对话,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交锋与碰撞。
围绕“关注自我”、“见微知著”、“遇见世界”三大主题,本次参加节目的小选手们被分为三个小组,从不同维度阐述对于“自我”与“世界”的认知。与此同时,来自教育、心理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家长代表也来到现场给予孩子们指导和启发。
作为优秀学姐学长代表,前加拿大演讲国家队队员、全世界WIDPSC排名第七的即兴演讲选手、“哈佛女孩”秦九歌以及纽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17届硕士、入选2018全美华裔30位创业者的汪星宇在现场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长心得和海外留学经验。此外,学而思国际专家顾问、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Dan Schwartz还通过远程连线的形式,与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分享了关于塑造创造力思维的方法,鼓励孩子们探索未知、不断进步。
通过本次活动,学而思国际希望为学生搭建一个发现世界、启迪思想、突破能力的成长平台,鼓励孩子们自由思考、勇敢发声,将日常所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受益一生的能力。
本次《国际演说家》活动也是学而思国际5CS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又一次探索实践。作为好未来旗下国际教育品牌,学而思国际提出了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5CS核心素养,包括: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创新能力(Creativity)、批判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ultural competency)以及学习能力(Study skills)。
基于此,学而思国际打造了以语言与学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藤校能力体系、适合中学生科学进阶的美国考试体系以及1对1线上外教口语课等一系列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给予孩子自由拥抱世界的能力。
一直以来,学而思国际都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员多元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独立判断的思考者、终身不渝的学习者和世界事务的参与者。
2018年2月,来自学而思国际的12名优秀中学生代表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了2018年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WIMUN),不仅提高了公众演讲、文件写作、外交磋商等方面的技巧,更在活动过程中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暑期期间,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编程研学游学营作为学而思国际“世界课堂”的其中一站正式起航。学而思国际的小学员们走进MIT校园,聆听教授的编程指导,并在纽交所大厅感受“敲钟”的神圣时刻。
在2018年12月举办的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上,由学而思国际多名优秀学员组成的小记者团亮相会场,围绕未来教育发展、AI+教育等热门话题,与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美国前教育部部长Arne Duncan等大咖展开了精彩对话。
此外,学而思国际还为中国中小学生们量身打造了海外营地项目,今年暑期将会带着孩子们前往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参与最具特色的课程设计,亲密接触世界一流名师,亲身体验世界名校课堂。
在为学员打造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提供多元国内外舞台的同时,学而思国际还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对接国际顶级资源,从教育理念、教材开发、评测体系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提升学员综合能力。
2018年底,学而思国际成立学术顾问委员会,并聘请美国前教育部长Arne Duncan、耶鲁前校长Rick Levin以及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Dan Schwartz任委员会顾问,集全球国际教育精英的先进理念,助力中国学生成长。
去年12月,学而思国际与国家地理学习共同发布了针对中国学生定制的Keynote教材,以TED演讲为基本素材,让孩子在体验世界多元文化,培养思辨能力的同时全方位提升英语能力。
此外,学而思国际也一直保持与国际考试及评估机构的紧密合作。除了与ETS在教师培训、教学研讨、产品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外,学而思国际的藤校能力英语语言课程也完整对应了TOEFL Family每一个级别的考试出口,可以从入口到出口检测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提升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未来人才所需的能力也将是多元化、国际化的。学而思国际希望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帮助学员提升语言及学术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成为看世界、爱思考、善表达的国际化人才。(张厚为)
“科学”号大副上官长宣告诉记者,船上的垃圾分为5类,包括塑料垃圾、生活垃圾、食品垃圾、电子电器垃圾和油污垃圾,分别收集在5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内。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发的绿色固体火箭,火箭及搭载物不含肼类危险物,火箭残骸不会对周边海域造成危害。
基于此,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将具有析氢性能的Ni3Se4纳米片和析氧性能的NiFe组装成具有分级结构的异质全解水催化剂。
据了解,“黄金大米”是一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植入到大米胚乳中,可获得外表为金黄色的转基因大米,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
假山,草地,绿树,锦鲤——走入浙江省长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机勃勃的美景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是铅蓄电池回收处理园区的一部分。
新方法能方便、稳定、灵敏地同时检测两类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对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这一星系实际上距离地球不超过4200万光年,包含很多暗物质。
李岩介绍,项目实现了从干涉仪组件、信号探测解调到多自由度探测方案设计的全链条自研开发的高测速、多轴大量程、高分辨率激光干涉测量系统。
随着雄安—石家庄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完成72小时试运行并投入商运,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双环网——华北特高压交流环网正式合环运行。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将水稻雌性可育基因、花粉失活基因、荧光筛选标记基因等3基因的连锁“表达盒”,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雌性不育水稻中。
面对同一病因,一些SLCFs的削减既有助于减缓气候变暖,又能改善空气质量,具有“双赢”效果。
6月4日,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召开国际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的新闻发布会。
在提高小麦品质方面,攻关组提出“优质+抗多种病害+高产+中国食品特性”,筛选出“济麦44”等一批精品强筋品种,攻关组努力改善小麦品质以满足产业和市场需求。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已在400多个城市1000多个节点大规模骨干网中稳定运行2年以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6月初,位于福建沙县、尤溪、建阳等地的育种基地试验田内,一大批来自三亚福建南繁基地新培育的最新水稻品种和几千份育种材料正在插秧。
前段时间,由郭立担任第一作者的论文《鸦片罂粟基因组及吗啡喃的合成》,刊发在世界顶级期刊《科学》上。
近日,由黄忠领衔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研究取得新突破。5月30日,该疫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成为全球获得临床许可价次最高的多价诺如病毒疫苗。
骨缺损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分钟就有7人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伤残,每年约有1000多万骨缺损患者。
组装或合成的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尺寸小、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负载药物进行肿瘤治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