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松树镇农特产品搭上消费扶贫“快车”走出大山

2019-06-08 07:33

  今年以来,清水县松树镇把消费扶贫作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按照“村党支部引领、村合作社经营、扶贫车间加工、帮扶单位带动、引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让大山里的农特产品搭上消费扶贫“快车”,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一是提早谋划,建设优质生产基地。紧紧抓住六大产业项目补助政策,着眼“短频快”产业,种植玉米1000亩,小杂粮套种蔬菜500亩,养殖中蜂120箱。有种植小杂粮传统的时家等村种植莜麦、荞麦、胡麻等小杂粮300亩,为消费扶贫提供了优质农特产品原料生产基地。

  二是细磨精装,建设标准扶贫车间。为了让优质的小杂粮等土特产品变成城里人的消费产品,高标准建成小杂粮扶贫车间1个,通过吸纳经验丰富的小杂粮加工人员,在杂粮前期加工上做到干净、传统,加工中做到精细、优质,包装中做到健康、时尚。

  三是牵线搭桥,开拓广阔销售市场。镇村干部主打亲情牌,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帮助发布贫困户销售信息,动员亲朋好友购买农特产品。积极对接联系镇属单位和各类经营主体,将土特产品销售给单位食堂和干部职工。着力打通消费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帮扶单位主动联系渠道,销售贫困户的农产品,特别是依托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帮扶力量和社会资源,确定通过“消费扶贫”打开小杂粮“走出去,挣回钱”的窗口,为山村里的农特产插上“消费扶贫”的翅膀,远销到上海等地。比如:松树镇时家村通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特产品,已经通过“消费扶贫”渠道,出售优质玉米粉35公斤,玉米糁子35公斤,荞麦粉35公斤,莜麦粉35公斤,莜麦糁子35公斤,小米35公斤,优质槐花蜜35公斤,优质胡麻油87.5公斤,实现交易额8700元。

  下一步,松树镇将通过消费扶贫这一重要渠道,主动帮助贫困户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确保卖出好价钱。同时,将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为着力点,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推动贫困群众农产品走出家门、走向全国大市场,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