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3日完成了首次4架大型客机的飞行验证,这标志着北京新机场的工作重心从基础建设转向了投运通航的准备阶段。
上午9时30分许,来自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旗舰机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率先完成试飞。随后,东航的空客A350-900飞机、国航的波音B747-8飞机、厦航的波音B787-9飞机也先后在机场的跑道顺利降落。这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行程序试飞正式拉开序幕。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副主任颜晓东表示,真机试飞对于大兴国际机场的正式投运通航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的验证飞行通过以后,说明我们华北空管局为大兴机场设计的这些所有的进场、离场、进近、复飞程序,也能够投入到正常的运行。这就意味着空中运行的这些程序可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求。”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机场保障等级分类中,属等级最高的4F级机场,其跑道长度、所能保障起降飞机的翼展和轮距在目前所有机场中居于首位。而这次试飞选取4家不同航空公司的4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双通道飞机,同时覆盖4条跑道开展“压力测试”,就是为了对大兴机场运行保障能力进行充分验证。
执飞本次试飞航班的南航机长张弢对试飞给予了积极评价:“整个试飞过程非常平稳顺利,飞行程序设计合理,地面导航设施工作正常。我们从首都机场调机至大兴机场,首次验证试飞落地顺利正常。”
此次试飞是大兴国际机场行业验收前最重要的一项节点任务。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朱文欣介绍,接下来还将有两个阶段的试飞工作:“前期我们已经开始了模拟机的试飞工作,今天刚刚是第一次试飞的落地阶段的一些验证,后续我们还会有第二和第三阶段,会针对大兴机场的低能见度运行,以及后续整体的联调、联运组织相关的真机试飞工作。”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定位是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是中国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也是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机场主要建设“三纵一横”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以及航空公司基地、货运、空管、供油、维修、航空配餐等各类保障设施。到2025年,机场将实现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
根据计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今年6月30日竣工,9月30日前正式通航。截至目前,已有50余家中外航空公司表达入驻意愿,其中港澳台及外国航空公司3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