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新雅书院2016级新生身着院衫、齐聚主楼,参加开学典礼。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杨斌,新雅书院总监甘阳、副院长曹莉,新雅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及部分新生家长出席典礼。典礼由教务处处长、新雅书院院长郑力主持。
在7位新生对《瓦尔登湖》片段的朗诵声中,典礼拉开了序幕。校长邱勇代表清华大学欢迎65名新同学成为新雅书院的新主人。他说,在清华迈入第二个百年发展、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时刻,新雅书院作为清华综合改革、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尝试,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新雅书院具有重视通识教育、自主选择专业、书院制住宿等特点,经过两年多的工作积累,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迈出了重要而可喜的一步,在各项“细节”方面不断落实,在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树立和发挥了标杆作用。
邱勇希望同学们传递大学应有的宁静的力量。他对大家说,新进校园、站在人生新高度的优秀年轻人,要学会在掌声中安静下来,有更深远的思考力;大学也同样需要在宁静的校园中坚守初心,充分发挥教师笃行育人和学生笃学砥砺的行动力。邱勇强调,做好通识教育,要依靠扎实的工作和对细节的细致把握。学校会持续支持新雅书院发展,书院要坚持努力往前迈进,逐步适度扩展规模,扩大通识教育的影响力。
新雅书院总监甘阳教授欢迎第一批通过高考进入书院的同学。他表示,确保学生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使之成为一个丰富的、多方面发展的人,是新雅的意义所在。书院通过特有的教学机制,消灭“水课”,在师生之间建立共同完成严格通识教育的共识。他以对联寄语大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新雅通识课程任课教师代表、哲学系系主任黄裕生教授在发言时说,大学是学习高贵的地方;大学之“学”,应当是普遍之学、通达之学;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学习自由、练习自由。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新雅书院追寻明达与高贵,并在四年后“学会真正的自由”。
新雅书院2015级多力岗同学在发言时回忆了选择新雅书院的心路历程。他说,作为车辆工程车身设计专业的学生,实现工科与艺术的结合正合自己的梦想。经过一年学习,新雅书院的多元知识教学,让自己认识问题、结识大师、夯实友谊,“开创自己的新天地。”2016级郑雅文同学表示,通识教育所要培养的是T字型人才,既追求知识的深度,也强调视野的广度。来到拥有沉稳安静底色的清华大学和新雅书院,更要厚积薄发,努力成为“T”字型人才,与新雅共同成长,成为一个“大写的清华人”。
典礼上,新雅书院学生代表向邱勇校长赠送了65位新生联合签名的院衫等,邱勇校长回赠了正在建设中的新雅书院大楼效果图。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团表演了弦乐四重奏《花样年华》。
在《清华大学校歌》的合唱中,典礼结束。本年度,新雅书院首次直接面向高中毕业考生招录,翻开了清华通识教育和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新一页。
8月29日-30日,清华大学2018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综合体育馆和主楼后厅面向中国新生与国际新生同步举行。校长邱勇院士为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校党委书记陈旭为研究生新生作成才报告;副校长薛其坤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希院士,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等为中国新生作专题报告;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张林等为国际新生作专题报告,引导研究生新生们感悟清华精神,尽快适应新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8月31日晚,校党委书记陈旭为2018级3800余名本科新生作主题为“继承传统,作新时代清华人”的第一堂成才报告。成才报告是本科新生军训政训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部部长、研工部部长白本锋主持报告。
8月19日到24日,清华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新生骨干培训班暨第三十三期暑期团校(研究生班)举行,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了团校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了结业典礼。来自学校各个院系的345位研究生新生骨干学员全程参加了活动。
8月29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2018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校领导邱勇、姜胜耀、薛其坤、吉俊民、杨斌、李一兵、王希勤、过勇,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希、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地学系主任宫鹏,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姚强,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以及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典礼。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主持典礼。
同学们,融合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融合的时代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蕴藏着无限的活力。希望你们把握住时代脉络,把握好人生方向,乘长风济沧海,在融合的时代引领创新、提升境界、拓展格局,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聚于五湖四海,源自四面八方,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华人。我们也即将从这里出发,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8月29日上午9点,清华大学2018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8000余名研究生新生将在这里正式开启在清华园的成长之旅。
8月29日9:00,清华大学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将开通多渠道直播,带您直达现场。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日报微博、中国新闻网及清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将进行视频直播,清华新闻网将图文直播,欢迎大家收看。
夏末秋初,天高气爽。8月28日,清华大学敞开怀抱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18级研究生新同学。他们将与这座百年学府共同成长,共享芳华。
8月28日,迎着初秋的朝阳,怀着满心的憧憬,清华大学2018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他们将在清华园里泼墨青春,挥洒汗水,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
每一位清华人的经历与成长都是清华事业的一部分,我期待在同学们身上看到清华发展的更多可能。”8月23日上午,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结束后,清华大学在工字厅东厅举行新生代表座谈会。校长邱勇与16位本科新生促膝长谈,交流作为清华人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副校长杨斌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过勇主持。
8月23日,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来自内地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46位中学校长受邀前来观礼,共同见证学子圆梦清华的重要时刻。
8月23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3800余名新生参加开学典礼。校领导邱勇、陈旭、姜胜耀、吉俊民、李一兵、王希勤、过勇、郑力,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峰,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党委学生部部长白本锋,以及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典礼,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主持典礼。
今天,3800多名2018级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愿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作为“千禧一代”,进入清华大学,我们的青春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清华有足够大的舞台,给我们无穷大的想象空间;从这里出发,我们应不断突破“小我”,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成就真正的“大我”。
二十九年前,我也曾像在座的同学们一样,意气风发又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清华园。今天,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和一名2018级的新生班主任,在这样一个将永远留在每一位同学记忆深处的特殊日子里,最想跟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独立的人生才精彩!
对于大家来说,今天是人生中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今天,将会是大家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典雅而美丽的清华园,将会成为大家青春年华中浪漫的一笔,也将会成为大家一生中心灵的归属。
月23日上午9点,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3800余名中外新生到现场参加典礼,正式开启求学新征程。典礼上,校长邱勇作题为“用一生去追寻科学精神”的主题演讲。
8月23日9:00,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生开学典礼,见证八字班的新起点,为你开通多渠道直播,直达现场。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新华网、新浪网、澎湃新闻、梨视频、中国日报微博、中国新闻网、清华电视台及清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将进行视频直播,欢迎大家收看。
8月22日,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校报到。上午8时许,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杨斌等校领导来到综合体育馆、院系迎新点等区域,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及其亲友,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
在清华大学迎新现场,这位来自台湾的新生熊阳硕笃定地对记者说。熊阳硕在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中获得满分,被清华大学数理大类录取。熊阳硕对于物理的执着热爱部分源于父亲的影响。“我父亲一直作?光的相关研究,他对物理学的钻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物理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向外探索宇宙的奥秘,一方面其实也是在向内探索我们自身,”熊阳硕说。
8月22日,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校报到。上午8时许,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杨斌等校领导来到综合体育馆、院系迎新点等区域,看望报到的新生及其亲友,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
夏末初秋的清晨,天高气爽,秋意渐浓。8月22日,3800余名2018级本科新生踏入梦想中的清华园,将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园子外是多变的时代,希望你们从书本中获得思考,在实践中把握自我。正如邱勇校长所说,“清华园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沉下心来深入阅读与思考,将帮助你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社会。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你们所阅读的内容可能还包括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为此,你们需要抬起目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肩负清华人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清华大学中英文双语国际新生学费交费系统即将启用,2018级国际新生将成为这一系统的第一批体验者。
2018级本科新生将收到校长邱勇赠送的第一份礼物——科普经典名著《从一到无穷大》,以及“致新生的一封信”。这份特别的礼物将从7月3日起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陆续寄出。
5月18日,北京市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学校第十一期培训班(以下简称“星火班”)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出席活动并讲话。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徐鹏主持开学典礼。
10月2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旭、副书记李一兵等在工字厅东厅与20位港澳新生进行座谈交流。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初来清华的学习生活感受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设想。
在第十七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清华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圆满完成各项军训任务,顺利结业。典礼之前,校党委书记陈旭,军训总指挥、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党委副书记过勇会见了陆军副参谋长张明才少将等一行,就进一步推进陆军与清华开展战略合作进行了会谈。
9月8日上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举行第二届学生开学典礼。美国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Terry Edward Branstad),苏世民学者项目创始理事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先生,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苏世民书院院长王有强、创始院长李稻葵、常务副院长潘庆中,副院长程文浩、孔美林(Melanie Koenderman),及书院首席责任教授高旭东等出席开学典礼。
8月30日-31日,清华大学2017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校长邱勇院士、副校长施一公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希院士,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保卫部部长李志华等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引导研究生新生们感悟清华精神,尽快适应新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8月30日晚,2017级本科生第一讲成才报告在综合体育馆进行,校党委书记陈旭为3000多名新生讲授了题为“继承传统,做新一代清华人”的大学第一课。
8月31日上午,全球创新学院(简称GIX)201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第二教学楼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GIX院长史元春、华盛顿大学课程主管琳达·瓦格纳(Linda Wagner)等出席开学典礼。
8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201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刚刚结束,近5000名研究生新生就在综合体育馆现场聆听了由校长邱勇带来的题为“做肩负使命的清华人”的新生第一课。
8月30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2017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校领导邱勇、陈旭、姜胜耀、邓卫、薛其坤、李一兵、尤政、施一公、王希勤、过勇,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典礼。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主持典礼。
2016年7月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的卢森,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赴青海省支教,如今,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他重新感受了园子里的一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7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7400多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来自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的直博生荆文锴,很荣幸能够作为新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大家好!我是来自土水学院的博士生苏舒。今天,清华园又迎来了7000多位青春洋溢的新主人,在座的各位都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小研!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和校研究生会,对各位小研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8月30日上午9点,清华大学2017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7400余名研究生新生来到现场参加典礼,正式开启在清华园的闻道、论道之旅。
8月29日,迎着飘扬在道路两侧的旗帜,背着沉甸甸的理想与希冀,在这个夏末,清华园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449名研究生新生,他们将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园子里开启新的求学时光。
拓展营旨在提升中外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增强中外新生的集体凝聚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清华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建设新的国际学生服务体系。
欢迎你,2017级研究生新生!马上开始的研究生活将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你们的到来,也将为百年清华输入新鲜的血液、奔放的活力和更加创新的思想!2017开学季,让我们相约——清华大学研究生开学典礼直播。
8月24日上午,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结束后,清华大学在工字厅举行新生代表座谈会。校长邱勇、副校长杨斌、党委副书记过勇来到同学们中间,与大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8月24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近3800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校领导邱勇、陈旭、姜胜耀、邓卫、薛其坤、吉俊民、李一兵、施一公、王希勤、过勇,及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典礼,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主持典礼。
今天,3700多名2017级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愿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今天是许许多多翱翔良久的清华梦找到归宿的时候。首先,我想祝贺所有与我一样的七字班新生,祝贺我们用汗水与拼搏敲开了园子的大门。其次,请允许我代表各位新生向多年来默默付出的家长与老师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的关爱,帮助我们茁壮成长。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有3000多名新同学来到了清华,即将开始你们人生中一段重要而精彩的生活历程。想起四年前自己拖着箱子来报到的时候,我总是好奇地打量着身边的一切,辅导员解释C楼名字由来的场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8月24日上午9点,清华大学2017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参加开学典礼的近3800名中外新生由此正式开启清华园新旅程。
今天,近38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2017级新生来到清华大学报到,在这里开启人生新旅程。2017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新生近3800名,其中国际学生330余名、港澳台学生68名、内地学生近3400名。
8月23日,2017级本科新生报到当天下午,“学在清华”新生亲友交流会在新清华学堂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并讲话。千余名新生的亲友们济济一堂,走进清华、了解清华。
8月23日一大早,和以往20个迎新季一样,设立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的“绿色通道”早早开放,等候前来注册的七字班新同学。刚过7点,土木类的本科新生郭占强就来到“绿色通道”,第一个办妥了临时借款,顺利完成了入学手续。
8月23日,清华大学本科生新生到校报到。来自35个国家的330余名国际学生成为清华2017级新生,即将正式开启在中国的留学生活。
来自浙江省诸暨中学的王雷捷,是今年浙江新高考改革后的首位总分位次第一名。在充分了解清华后,他毅然选择了清华,最终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
来自北京的常浩、常然是一对相隔仅十分钟出生的双胞胎兄弟,今天,他们携手走进清华,开启又一个四年的伴读生活。
8月24日上午9:00,2017开学季,让我们相约——清华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网页端、微博,以及清华电视台等将进行同步直播。
在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秋日,在美丽的清华园,我们隆重举行苏世民书院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代表学校,向首批苏世民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关心书院发展的刘延东副总理、为书院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苏世民先生,以及所有为书院付出辛勤努力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8月24日上午9点,清华大学2016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领导邱勇、陈旭、姜胜耀、史宗恺、邓卫、吉俊民、李一兵、尤政、施一公,及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出席典礼,副校长杨斌主持仪式。
今天,7800多名研究生新同学共聚清华园,开启你们人生新的篇章。在这里,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每一级研究生新生都会为清华带来不一样的气息,为清华注入新的活力。你们这一级有来自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768名留学生,是历年人数最多的。这次开学典礼我们第一次安排了同声传译,但我希望所有留学生同学在清华这段时间里,中文水平也能得到提高。I sincerely hope that at the commencement ceremony, we can communicate directly in Mandarin Chinese(我希望毕业典礼时,我们可以直接用中文交流)。今天,苏世民书院和全球创新学院的第一批同学也和大家一起入学,越来越国际化的清华将为你们挥洒激情、放飞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溪山碧,众秀钟,百年英贤聚。今天我们2016级的新生同学相聚在清华园,一起开启我们的研究生生活。我想,此时此刻,每一位同学儿时的梦想也正与今天的憧憬交相辉映。
35年前,我从江苏考到清华,成为清华园的新成员;30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成为清华的研究生。我想我和大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向往清华、敬仰清华,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你们来了,清华园增添了生龙活虎的新成员,我们是一家人了!我想对你们说三句线
不知不觉,我在清华园已经度过了九年的时光。在这个园子里待得越久,你会越发感受到她的美,对她爱得越深。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把清华园比作“一幅母亲的形象”、“一首美丽的诗”。清华是极美的,我特别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在园子里慢慢地走,慢慢地看:从老馆,到同方部,到荷塘,你仿佛听到钱钟书誓扫图书馆的狂言,看到梁启超做君子演讲,读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每一个人物、每一篇故事、每一段历史,都在你的眼前交织,时于其外,若在其中。我建议大家有时候能放下自行车,在园子里静静地走一走、看一看,好好感受一下清华园那无处不在的震撼与感动。
8月23日,清华大学2016级研究生新生入校报到。继本科新生报到之后,又一批青年学子在清华园开启新的求学时光。2016年,清华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特色更为显著,留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全球创新学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GIX)首个双硕士学位项目新生入校报到,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首批新生也已来到清华,正式开始在清华的学习生活。
8月17日,清华大学2016级本科生新生入校报到。上午8时许,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校党委书记陈旭、常务副校长程建平、副校长吉俊民、副校长杨斌、党委副书记李一兵等校领导,分别来到综合体育馆、院系迎新点和紫荆学生公寓区,看望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邱勇、陈旭等详细了解新生报到的相关工作情况,并与新生同学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