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者,我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带来的发展机遇,所以我愿意成为企业和当地沟通的那座桥。”
在伊斯兰堡见到阿迪尔的时候,他刚从项目营地出差回来,这位穿着干练得体的年轻人目前在中国葛洲坝集团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工程担任项目经理助理。达苏水电站项目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科希斯坦地区,距离伊斯兰堡大约要8个小时车程。阿迪尔对自己在中企工作充满自豪:“我继承了父亲的中国情缘。”
从阿迪尔记事起,父亲就有“中国情缘”。虽然父亲是一位大学英文教授,但是他对中国语言文化却有着深深的热爱。在父亲的教导下,阿迪尔从小读中国历史、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父亲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感染了他。阿迪尔说,“父亲鼓励我学好中文,常常教导我说,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
高中毕业后,有一天阿迪尔和父亲谈起人生规划,父亲说:“我希望你可以把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作为一生的追求。”阿迪尔对于父亲当时目光中的恳切记忆犹新,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把父亲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梦想来实现。
阿迪尔听从父亲的建议先潜心进修一年中文,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那时候,看到高中同学们大多已经进入大学学习、步入人生新的阶段,阿迪尔时常感到焦虑,“但一想到父亲和家人的期盼,心中的信念很快就又坚定了起来”。2008年在参加完汉语桥比赛后,阿迪尔凭借优异成绩拿到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前往北京语言大学读本科,专业为中国语言文化。本科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中国文化专业的硕士学位。阿迪尔说:“就这样,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了我一生的学习专业。”
2015年4月20日,习主席抵达伊斯兰堡开始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那天晚上,阿迪尔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你看新闻了吗?中巴经济走廊就是巴基斯坦的未来。”回忆起这一幕,阿迪尔十分感慨,他说:“投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父亲对我的一份期待。”
谈及这两年多的工作经历,阿迪尔感慨道,“这里为我提供了实现抱负的理想平台。”加入达苏水电站工程项目以后,阿迪尔从最开始为工程技术人员当翻译做起,到慢慢地承担起更多与当地政府和民众打交道的沟通工作。“作为一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者,我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带来的发展机遇,所以我愿意成为企业和当地沟通的那座桥。了解当地人民需求,也帮助他们增强对项目的了解,从而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阿迪尔说,他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如今,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历史正在被改写。电力供应改善是巴基斯坦人民感受最深的变化,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巴基斯坦的面貌,瓜达尔港更是变成了巴基斯坦的骄傲,正在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朝着印度洋的“明珠”快速成长。
这些年,在阿迪尔父亲的指导或资助下前往中国求学的巴基斯坦学生人数已经过百。阿迪尔说,父亲期待看到更多的巴基斯坦年轻人能够走近中国、了解中国,然后学成回国,为巴基斯坦发展做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