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油比”快速攀升 中国大妈要不要上车?】一向“同仇敌忾”的两位“带头大哥”黄金、原油走势近期出现明显背离。分析人士指出,“金油比”是国际金价和油价的比值,一般被视为风险结构变化的前瞻指标。当前金油比快速攀升,可能预示一些“糟糕的事情”即将出现。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背景下,贵金属投资价值或持续凸显。
据统计,5月底以来黄金涨幅超5%攀至5年来高位,而美国原油期货则自5月17日开始下跌,截至6月9日跌幅超16%。
分析人士指出,“金油比”是国际金价和油价的比值,一般被视为风险结构变化的前瞻指标。当前金油比快速攀升,可能预示一些“糟糕的事情”即将出现。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背景下,贵金属投资价值或持续凸显。
进入二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破位下跌。数据显示,国际原油两大指标价格——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自4月份以来的跌幅均超20%,基本回吐了今年一季度的大半涨幅。油价疲软,也令原油QDII进入“艰难时刻”。据统计,二季度以来原油类QDII平均净值下跌8%。
2019年一季度,原油类QDII基金搭上油价上涨的“快车道”,一度涨势喜人。国泰大宗商品、易方达原油A、南方原油A和嘉实原油等多只产品的涨幅均超过20%。
不过,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原油价格急转直下,原油QDII基金的净值也集体受损。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原油基金的回报率平均下跌8%,业绩回撤最高者跌逾13%。由于首季度表现良好,多数原油基金的年内收益率仍为正数,其中南方原油A的涨幅为13.39%。
对于原油价格近期“走熊”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对全球经济放缓悲观预期的集中释放。一方面,最新公布的全球经济数据惨淡,全球经济放缓的预期得到验证;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看,东区原油供应收紧,溢价偏高导致炼油成本增加,下游需求不振也拖累了原油实际需求增长。(上海证券报)
现货黄金周五(6月7日)连续第8日收涨,金价再度逼近1350美元关键阻力,美市盘中最高上测至1348.10美元/盎司,触及2月底以来最高,暂时企稳于1340美元关口上方,美国5月非农报告异常疲软令美联储提前降息概率急升,美元承压重挫有效提振了黄金涨势。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就业增长大幅放缓,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7.5万人,而失业率仍处于50年来的低点。除了5月份的疲弱数据外,前两个月的报告还被大幅向下修正。3月份就业人数从18.9万人降至15.3万人,4月份就业人数从26.3万人降至22.4万人,合计下调7.5万人。同时薪资涨幅也有所放缓。平均时薪同比增长3.1%,比预期低0.1个百分点。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稳定在34.4小时。
荷兰合作银行汇市策略师Michael Every指出,当前市场已经开始讨论美联储是否本月就需要讨论降息,再一次这可能是一场伏击闹剧,但它来的迅猛而突如其来,我行的美联储观察者Philip Marey认为在外部逆风风险加大的前提下,即使一次确保的降息也是不够的。
分析人士指出金价已经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眼下上行面临多个阻力水平,首先就是1350美元/盎司,拿下该水平就看向1370水平。(FX168)
从黄金、原油比价观察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早已有之。所谓金油比,就是用每盎司的纽约黄金价格比上每桶纽约原油价格所得的比值,是国际上用来观察黄金、原油关系,从而预测全球风险结构变化的重要前瞻指标。
分析人士解释,从历史走势看,大周期上原油与黄金走势具有正相关性,即同涨同跌。因为二者同属于大宗商品,其价格走势和大宗商品的牛熊周期密不可分;而且在国际上二者都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但二者短期走势并不完全同步,原油主要是受到供需变化的影响,而金价则对金融市场避险情绪较为敏感。
黄金、原油、美元走势关系素来密切。从货币计价角度看,由于黄金和原油都是美元计价,所以二者通常呈现同向波动的状态,虽然背离走势也时有出现,但大的背离或短时间内背离加速,通常意味着“不寻常”事情的发生。
有分析称,金油比每次攀升至30左右高位时,往往预示着地缘危机或大范围金融危机的爆发。信达证券研究员陈嘉禾曾指出,金油比的历史峰值期,大多遭遇金融市场下行周期,并伴随着战乱动荡。比如1986年、1988年的阿富汗战争,1993年的索马里战争,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等时期,金油比均有上升至峰值的表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油比一度升至20。全球投资者的避险心态是推动金油比上升的主要诱因。
据研究人士观察,这一比值一般在16附近,低于16说明黄金价格被低估,原油价格被高估;高于16则说明黄金更加受投资者青睐。目前这一比值在24.9。
业内人士分析,若金油比在短时期内快速上升至中高位水平,往往预示着小规模的地域危机或金融危机。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伴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金油比快速上升;另外,本世纪初纳斯达克股灾前夕,金油比也出现了同样的快速反弹情形。(中国证券报)
世界黄金协会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4月,全球各国央行继续大举购买黄金。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4023.87吨。其中,欧元区 (包括欧洲央行) 共计10778.5吨,占其外汇总储备的53.6%;央行售金协议(CBGA) 签约国共计11942.6吨,占其外汇总储备的28.9%。
另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4月份数据,全球各国央行的黄金需求保持稳健,净购买量共计43吨,月度环比增长8%。4月份各国央行购金量(超过1吨的)合计为45吨,与3月份的水平相当,而净销量(超过1吨的)总计略低于2吨。
我国央行对黄金也表现热爱。据央行公布的数据,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从5924万盎司增加186万盎司至6110万盎司。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10月以来,黄金被“打入冷宫”,央行在26个月里从未购买过黄金。直至2018年12月份,央行才正式开启“买金模式”。
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或通货膨胀,黄金的避险保值优势尤为明显。对此,业内素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乱世出金价”等说法,意思是每逢局势动荡之时,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有望逆势翻盘。当下避险情绪再度升温,截至目前,金价已经报出七连阳的好成绩。
截至6月6日,内盘黄金期货盘中上涨至303.70元/克。外盘中,本周伦敦现货金价一举突破1340美元的压力线美元两道关口,继续刷新2月份以来新高。与此同时,COMEX黄金期货的表现也毫不逊色。6月5日,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报1348.9美元/盎司,且有望突破2月份高位,站上1350美元的关口。
究其背后,这受全球经济、政治等众多因素影响。被视为非农的前瞻指标,ADP小非农往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了解,美国5月非农数据大幅走弱、Markit制造业PMI创近10年新低。5月ADP就业人数增加2.7万,创104个月来新低,远低于预期18.5万和前值27.5万。
黄金在“涨涨涨”,央行在“买买买”,一向钟情于黄金的中国大妈要不要“上车”?
中国大妈买黄金如同买白菜一样“抢金”的故事成为“传奇”,而多年被“套牢”的现实也见证了黄金低迷的历史。回溯到2013年4月,国际金价直接下跌,中国大妈们在各大商场,如同日常在菜市场抢白菜一样,冲进金店疯狂购买黄金首饰和金条,自此一战成名。本以为抄底入场的大妈们万万没想到,这之后国际金价震荡下跌,她们被下跌金价狠狠地“套牢”。
而此次全球央行买金浪潮下,中国大妈们并未跟风。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一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需求下滑了4%。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86.93吨,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0.69%。其中黄金首饰消费188.05吨,同比增长4.18%,但增幅下滑;金条销量为70.04吨,同比下降4.42%。
在世界黄金协会分析看来,一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需求下降除了受金价波动影响外,中国一季度股市比较强劲,转移了部分投资者的注意力。
那么,大妈要不要“上车”呢?申银万国期货分析师林新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黄金与其他资产相比波动较小,但能够对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和多样性有相当程度的优化,尤其在全球经济放缓预期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环境下有优异的表现。建议投资者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至少对黄金有一定的配置。
前海开源执行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谢屹表示,在大类资产层面,对海外风险资产持谨慎态度,相对较好的可能是黄金类资产,因为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都已经转向有利于黄金的方向,“具体到配置工具上,我们认为黄金ETF、纸黄金、实物黄金以及金银珠宝基金各有千秋,都是不错的选择”。(国际金融报)
A股现罕见历史信号!外资325亿抄底近7成公募加仓 内需股确定性最强?
科创板1号华兴源创被指主营业务造假 集成电路业务被夸大占总收入仅0.2%
A股现罕见历史信号!外资325亿抄底近7成公募加仓 内需股确定性最强?
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涨:沪指逼近3000点 金融板块爆发 北向资金净流入近60亿
科创板1号华兴源创被指主营业务造假 集成电路业务被夸大占总收入仅0.2%
A股现罕见历史信号!外资325亿抄底近7成公募加仓 内需股确定性最强?
A股三大股指集体大涨:沪指逼近3000点 金融板块爆发 北向资金净流入近60亿
三大市场市值暴增4.8万亿!A股浮现四大重磅信号 可否有“吃饭行情”?关键看周四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村梨花开! 昨晚的消息面变化可是真大呀,首先是欧洲央行透露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谣言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确定取消举报邮箱:举报举报成功!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