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农业教育科技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机制,搭平台。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涉农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目前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76家成员单位加入。联盟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从农业领域向资源、环境、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拓展,从关注应用研究、技术推广向基础研究、前沿研究的拓展,从学生培养等教育交流向人文交流的拓展。成立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暨丝绸之路葡萄酒研究院等三个子联盟,拓展相关领域平台建设。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国立大学合作筹建孔子学院,加强“一带一路”合作。联合丝路沿线国家举办暑期夏令营,加强不同地区和国家师生的交流与学习,提升专业修养,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
强合作,建园区。建设海外试验示范园区,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哈萨克斯坦塞福林国立农业技术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分别建立“哈萨克斯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试验农场,开展农作物、园艺作物新品种引进观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试验研究,并逐步开展畜牧高效养殖、循环农业等方面科学研究与技术示范。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合作方优势。与山东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与吉尔吉斯斯坦田园牧业公司以及莫斯科区政府签订合作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尔吉斯农业示范园区”协议,对方无偿提供土地20公顷,用于学校示范推广苹果、樱桃、葡萄、小麦、玉米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联合西安爱菊集团粮食企业在北哈州建成哈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园区-15万亩订单粮油基地,建成日处理1000吨油脂加工厂。
聚智力,育人才。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东欧研究中心、中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等六个国别研究中心,强化国际科研合作交流。中俄中心成功获批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中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项目。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统筹规划南南学院与六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通过重点对非洲及哈萨克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领域关键问题研究,为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利用海外试验示范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海外试验示范园成为联盟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博士生的科研基地。加强人才培训力度,对蒙古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技术人员、塞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博士生等进行相关领域业务知识培训。成功获批农业部第一批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成功承办农业部主办的2017年农业“走出去”高端智库研修班。举办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粮油加工与国际贸易培训班,先后培训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陕西老牛面粉、益海嘉里、陕富面业等多个粮油加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