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创新快报全球市长论坛暨2018广州国际

2018-12-25 08:17

  本文原标题:《12.7创新快报全球市长论坛暨2018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开幕;人大工作装上智慧大脑;全球超算竞赛等》

  全球市长论坛暨第四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及2018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从今日起至12月8日将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六大洲的约40名地方领导人,4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代表将来穗参会。

  今年,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以下简称“广州奖”)共收到来自66个国家193个城市的273个创新项目参评,由评审选出15个入围城市。这15座城市代表将在今天参加广州奖入围城市答辩会,竞逐广州奖。

  今年的全球市长论坛以“全球开放,包容创新”为主题,聚焦“区块链:治理大都市和城市管理的工具”“大湾区的城市发展”“一带一路与城市建设”等重要议题。该系列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并联合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等国际组织共同举办。

  此外,在今年广州奖颁奖晚宴期间,还将宣读并对外发布由全体主要参会代表和其他相关城市、国际组织代表共同签署的《全球市长论坛广州宣言》。

  广州奖是首个在世界城地组织框架下由中国城市发起的国际奖项,今年将继续表彰全球城市和地方政府在城市创新治理领域中的成功实践。2011年,广州市与世界大都市协会及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共同发起创设广州奖,每两年举办一届。

  自“互联网+”行动提出以来,“互联网+政务”发展如火如荼,“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各级行政部门正在行动,而对“一府一委两院”拥有监督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是早已将“互联网+”应用于实践。

  行政部门构建“互联网+政务”,目的在于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大数据在行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对于人大来说,实现大数据的全面联结,不仅通过智能分析和全过程监督大幅提升工作效能,而且能以信息化带动代表履职实效提升。

  2018年7月,经过1年的攻坚克难,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发的“广州智慧人大”系统全面上线个政府单位、司法单位的1983个数据主题在后台滚动,精准捕获变化趋势,以大数据技术全面助力人大强化刚性监督。

  11月底,科技部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对多个研究任务进行中期检查。这场为期五年、总计20个重点研究任务的E级超级计算机专项,如今已进程过半。

  E级超算(exascale-levelsupercomputer,每秒百亿亿次)是目前全球公认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都在启动国家计划、期望在2020-2022年间推出E级超算系统。如果科技部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如期完成,中国将率先在2020年推出3套E级超级计算机系统,重新拥有“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

  过去几年中,中国超算曾经11届登上全球超算TOP500榜首。2010年,中国超算天河一号二期以每秒2566万亿次计算首次登顶。其后,2013-2017年间,中国的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连续5年10届领跑TOP500。但在2018年6月、11月,IBM的Summit、Sierra超算系统先后超越太湖之光,将第一、第二名收入囊中。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目前各国研发进展来看,美国很可能会占据超算榜第一名两年、四届以上的时间,不过超算竞争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下一代的百亿亿次竞争。

  中国引领超算路线年之前,中国鲜有登榜。直至2002年,联想开发出深腾1800高性能计算集群,成为首个进入TOP500榜单的中国本土超算,当年排名43位。

  其后,曙光、浪潮也相继登榜。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超算市场几乎被IBM、惠普、Cray等巨头垄断,中国部署的超算系统数量也并未大幅增长。

  但2008年之后,中国迎来了转折点。中科院计算所并行软件实验室主任、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主任张云泉向记者介绍:“当时中国率先尝试了新型的体系架构,而这种体系架构引领了这一代的全球超算的技术路线,中国超算也顺势崛起了。”目前,TOP500中绝大多数超算都是采用了CPU+GPU异构体系架构,但这种架构最早是在中国开始大规模采用。

  快速成长的超算,给中国带来的投资收益却远低于其他国家。根据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持续追踪统计,2018年6月,全球各国在超算领域每1美元的投入,可以产生463美元的收益。在英国、日本,1美元的超算收入可带来高达730、1200美元的回报,在美国则为373美元,但在中国,这一回报却只有8.5美元,不及全球平均值的2%。

  “中国在超算上,走的是政府引领路线,打造的超算系统性能遥遥领先于科研、产业需求。”张云泉介绍,“每个国家最初都是这样一个阶段,只不过国外早就走过了这一阶段,他们现在都是根据科研需求制定超算路线。”

  一直以来,中国的超算水平均超过了应用需求。但2016年以来,中国共有6项超算应用入围戈登贝尔奖提名,这是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奖项。2016、2017年,基于太湖之光的“全球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非线性地震模拟”两项应用成功获得戈登贝尔奖,这一获奖时间比业界预期提前了五年。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以及世界最大的潜在服务机器人市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技术滞后等多重因素,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奋力追赶。因而,如何客观看待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智能机器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在迈入智能化新时代。当前,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化突破,带动机器人感知、交互、决策能力的显著提升。今天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经高达99.55%,超过97.35%的人眼识别率,语音输入辨识成功率也达到97%以上,机器人已经具备了“看得见、听得懂”的技术条件,同时,随着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的逐步应用,机器人具备了更为关键的“会思考”能力,机器人开始真正迈入智能化的新时代。

  2019年科技创新项目(第二批)申报: (及附件请在公众号首页点击创政策—第二批申报)

  高层次人才认定:(直接申报请在公众号首页菜单栏点击创政策-高层次人才认定)

  本文为政务等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