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学校将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本着建立基于学生成长的新型家校关系为目标,拟成立“德州学院附属小学家庭教育学校”。通过设立办公室,聘请优秀家长代表任家庭教育学校校长,联合学校德育处、教导处落实工作。一方面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以“阅读生活化项目”为载体将学校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将前期探索出的家长读书会、家校共育小讲堂、心灵有约工作室、两史微课、游学课程等家校课程进行系统整理、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打造家长、老师、学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相信有了家庭教育学校这一组织,阅读生活化理念将得到更加稳健扎实的推进;相信有了每一位家长的参与,每一个孩子会获得更好地发展;相信有了家校成长共同体的努力,修生齐家治国的家国情怀也会让我们更有担当,让社会更加和谐。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最长久的老师,所以要注重家庭关系建立、注重家长言传身教、注重优良家风传承,学院附小成立家庭教育学校,打造一个家长学习的优质平台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学校依托前期构建的完整的家委会体系以及学校德育机构等,健全家庭教育学校机构,制定家庭教育计划,依托“家校共育大讲堂”邀请教育专家讲课、依托“心灵有约工作室”开展家庭教育研讨会、依托“阅读生活化项目”开展家庭教育读书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让家长接受教育成为常态化,积极引导家长真正为孩子上好人生每一堂
我们坚信,家庭教育学校的成立,会让更多的家长们成为科学育儿的引领者,成为立德树人的有生力量,学院附小的孩子们会在美好的教育环境里真正得到“爱、尊重和自由”。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
全城寻人 52岁男子走失,患智力障碍,身穿蓝色棉服,黑发平头 初步确定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