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多时间,蒙古文书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包金山,培训了3000余名学生,600余名老师,全市25所中小学都开设了蒙古文书法课程。
2月18日中午,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漫天飘雪,而在包金山的书法培训班内,学习氛围浓厚,150多名学生正在学习蒙古文书法。
培训班的窗外,雪花纷飞。暖洋洋的屋子里,坐满了穿着蒙古袍的学生,讲台上的包金山手握毛笔,一撇一捺写出蒙古字做示范,一排一排走过去,矫正孩子的书写姿势,或干脆手把手教。每一个孩子全神贯注,一笔一划认真地照着包老师的示范描写着。教室一角架子上,摆满了孩子们的书法作品。
书法总能给予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蒙古文书法更是以其独特的文字结构和特点,产生出与其他民族文化书法不同的艺术效果。虽然只是10多岁孩子的书法作品,但记者仍能感觉到一种千姿百态,潇洒灵动的气质。
2014年,蒙古文书法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包金山,早已在这片领域坚守耕耘多年。2010年,包金山创作的《蒙古秘史》书法系列长卷代表内蒙古参加上海世博会,并作为礼品送给组委会。同时,他致力文化创新,设计制作了蒙古书法“文房四宝”,让蒙古文书法彰显了新的时代风采,世博会的闪亮登场也并不是包金山作品的第一次亮相。2008年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上,包金山的丝绸系列作品就已经给大家带来震撼了。当时200名草原男儿骑在马上,肩扛蓝底白字、象征蓝天白云的丝绸大旗,好不风光。截至目前,包金山共主持创作13种《蒙古秘史》系列艺术品,共2500余件。
创作之余,包金山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挖掘与传承。作为蒙古文书法的传承人,包金山弟子众多,有干部、有教师、有学生,也有普通农牧民,遍布各旗区。除了每星期在鄂托克旗、东胜区、杭锦旗等地实地教学外,还为全市蒙古族学校进行在线授课,节节不落。教学时,他推广改进“五线谱”,便于小孩学习和练习。同时,他细心研究毛笔笔头软硬,反复确认羊毫和狼毫的比例,力求呈现出楷书的最好效果,吸引了众多的蒙古书法爱好者前来学习。
包金山说,他编写了许多蒙古文书法的教材,还录制了视频教程,先期通过培训老师,由老师带动传承,更多的孩子可以学习蒙古文书法。接下来他还会通过自己编写的教材将蒙古文书法推广到鄂尔多斯市之外的更多的地区。
走进包金山书法培训班,是内蒙古自治区网信办主办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第一站。2月18日、19日,来自中央驻内蒙古的新闻网站及全区12家新闻战线的记者将深入鄂尔多斯市多个地区进行采访。
【新春走基层】免费培训班带学生也教老师,鄂尔多斯市的中小学都开了他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