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课外培训、入园难如何破? 听听扬州市教育局局长、小学校长怎么说!
搜索今年两会的民生热词,“教育”依然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无论是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课后延时服务的推行,还是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缓解入园难等问题……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这些难题怎么解决?来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刚刚过去的2018年,经历了“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行动, 重疾下猛药,在集中整治之后,曾经被认为是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市场,正逐步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局长周应华告诉小编,2018年全市1109家涉及中小学学科培训机构中,304家领取办学许可证,805家被关停取缔,整改完成率100%,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有家长担心,校外培训都整顿了,孩子想多学点,挑战更有难度的知识点怎么办?对此周应华明确,这次治理整顿规范教育秩序,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特别是校外负担,让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的运行,对有需要的家长和学生提供规范的服务。
那么,校外培训的整治会不会是“一阵风”?对此,周应华表示,2019年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大规范治理的力度,建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长效管理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长期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监管将进一步采取更扎实有效的措施,“2018年集中整治校外培训过程中,主要是文化类、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2019年根据上级要求,将对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周应华强调说。
前不久,省教育厅发文,对我省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出指导性意见,家长自愿申请,财政补贴,可适当收费,小学和初中课后服务不晚于18:00,那么,扬州的家长何时能享受到课后服务的便利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对此,周应华表示,目前省教育厅和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操作办法报省政府批准,“实际上我们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推行中小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周应华介绍说,市直直属学校在2017年就开始实施,每天下午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及课外阅读,学生家长自愿参加,与此同时邗江区已经开展了百草园学堂,仪征市也出台相关政策,其他县市区也在积极筹划,“上下共同努力,2019年开展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那么课后延时服务会不会变成第三课堂?据市人大代表、梅岭小学校长陈文艳说:“去年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全面铺开,每个区里该取缔的都取缔了,随之而来是后端服务,这也给学校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陈文艳告诉小编,目前各个学校都收到了相关文件,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校情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
“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将尽可能体现便民,也尊重考虑教师、学生的感受,这是一个双向选择,因为学生有自主性,包括对在校时间的长短,在学校时间做什么等等,课后延时服务不能变成增加负担的课堂。”陈文艳指出,这当中最根本的是学生感受,以梅岭小学为例,如何更好地开展课后服务,将更多落实到释放学生天性、激发潜能、活跃学生生活方面,“时间延长不是把学生圈在学校里,这是对减负是一种误读,要真正地从解放儿童的角度来考虑,更好地了解各方面意见,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为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解决儿童入园难问题”,对此,
周应华表示,在缓解入园难方面,2019年我市将新改扩建7所普惠性幼儿园,加强民办幼儿园监管,加快解决儿童入园难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管理,依法依规,切实履行好教育部门的法定职责,确保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沿着规范化的轨道进行。”周应华透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