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科学皆为数学,所有判断皆为统计”,统计学的过去和未来发展表明统计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依然是数据分析的灵魂,我们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打好大数据新战役,推动统计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为核心。“大学非高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统计与管理学院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统计学科为标杆,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为解决大数据的计算问题,分布式并行计算已经在计算机邻域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统计学科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将目前的传统统计计算方法向可并行的方向拓展,从而使得统计学算法能够处理大数据,进而在大数据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敏锐地观察到这一发展动向之后,引进了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沈晓彤教授(国际一流机器学习方向统计学家)加盟我院,带领我院青年骨干开展相关方向研究。此外,我们还聘请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范剑青教授(2000年度的COPSS奖获得者)、美国普渡大学统计学系刘传海教授(国际一流大数据统计计算专家)为特聘教授。同时,学院还聘请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统计局等一批专家学者为兼职博导。2015年,“千人计划”专家黄坚教授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引文影响力排在全球前1%),其牵头的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也是上海财经大学获得的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学院以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名誉教授等形式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知名学术领军人物担任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科方向领军人物。
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高质量的科研水平为支撑。2012-2015年期间,统计与管理学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单位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其中,在统计学国际顶尖四大期刊上发表18篇论文,国内排名第二,与排名第一的北大仅有一篇只差。短短四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科研团队建设的精髓在于精,而不是多。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国际统计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我院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推动科学创新,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目前为止学院已形成三个创新团队,以黄坚教授和冯兴东教授为首形成的“高维和超高维数据降维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以徐国祥教授和常宁副教授为领导的“社会经济指示系列及环境低碳经济理论与方法”及周勇教授领导的“金融计量及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三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创新团队。此外,海外专家也正在加盟形成"金融大数据统计学习理论与方法"创新团队。科研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一个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就了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一个林肯实验室推动了麻省理工学院整个学校的发展。为搭建高端科研平台,我院很早就开展了“统计教学实验室”、“高速模拟计算中心”和“统计调查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三个实验室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基地,也是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大数据与数据科学发展大趋势,学院在三个实验室的基础上,与国家统计局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大数据统计科学中心”,并配套完成“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一期建设,我们计划将其建设成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将是一个先进、实用和高效的大数据理论验证和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实验分析平台,目前已建立了Hadoop并行计算系统,实现了大数据分布式并行计算,可以承担社会经济领域中大数据相关研究项目,从而支撑大数据统计科学中心对大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的迫切需求。可以说,在该领域我们走在了国内最前沿。中心既展开接地气的基础研究,同时探索交叉领域重大前沿问题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负责的“金融大数据统计学习理论与方法及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重点支持项目。该项目就是联合金融学院部分学术骨干,以“互联网金融风险”为核心研究对象,应用大数据基础分析的理论方法研究大数据下的数据降维技术和算法,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高频海量数据市场行为和管理决策等前沿问题。交叉创新是大数据统计科学中心区别于其他大数据研究机构的最大特色。中心积极与政府、企业及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纵向多渠道打通政产学研一体化,着力推进一流成果产出。
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长期以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创新统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大数据时代下,新型的交叉学科在国家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发展,学院制定了既立足国情又与国际高度接轨的创新统计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学院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商务统计”专业方向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今年又在应用统计系中新增设了“大数据技术与数据科学”本科专业,与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中的“数据科学与商务统计”相衔接,加上“大数据统计科学中心”的支撑,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2015年5月18日到5月29日,学院开设了“大数据统计计算”短期课程培训,由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刘传海和王啸博士为上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授课,向师生们传递了国际上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2011年以来,我院坚持开设现代统计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暑期学校招收海内外一百多位学员,邀请国际著名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专家给学员讲课。学院广泛吸纳海外优质资源助力创新统计学人才培养的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及科学精神。
建设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多方面努力,全面提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和质量,以学校的优势学科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本学科将继续以世界一流大学的统计学科为标杆,力争在大数据时代,抓住机遇,推动中国统计学的研究、发展以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并在国际统计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