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装备办召开《南京教育装备》期刊编辑和教育装备骨干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2019-03-15 15:03

  为了更好的构建交流学习、宣传展示的服务平台,推进南京教育装备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与实践探讨,培养南京教育技术装备的骨干力量,活跃南京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的文化氛围,《南京教育装备&勤工俭学》期刊编辑部,在编委会的指导下,于9月18日下午在南京市教育装备办一楼多功能厅,召开了2013年“南京教育装备期刊编辑和教育装备骨干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会议由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副主任、期刊副主编孙宏根主持,期刊全体编委会成员,市装备办各科室中层管理干部、各区教育技术装备办(科)负责人以及市信息技术中心组、图书馆中心组、科学实验室中心组专家和老师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工作会议。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期刊主编后有为同志在会上做了“南京装备、装备人才培养与期刊编辑工作”的专题工作报告。

  会议于下午2点正式开始。首先由期刊执行主编张永红就期刊目前的情况、受众覆盖、发行以及内容编辑,期刊的方针与宗旨等内容,向在座的各位区技装办领导和中心组专家、老师进行了汇报。

  接着,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期刊主编后有为从南京教育装备的目标和定位、南京教育装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情况下南京教育装备的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对南京装备进行了分析和认识,阐述了对教育装备人才队伍的培养方法与路径,以及发挥利用期刊平台的重要性与方法。

  他说,今后三年南京教育装备围绕“全省领先、全国有较大影响力”这个宏观目标,要在装备实践、队伍培养、应用研究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全国范围形成一种风向标和思想指导体系,为全省全国教育装备同行服务,以此实现“全国较大影响力”这个目标。后有为主任在分析南京教育装备现状时,对南京装备的作风、管理、队伍建设这些层面进行了肯定,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要求教育技术装备人员无论是从实践、教学应用或是管理上,都要进行转型:从纯粹的实践性装备转型为科研性装备,从粗犷式的管理方式转型为专业型的管理方式,从少数人从事装备事业转向全体教师都参与的装备事业。

  南京教育装备应该如何转型,后有为主任提出了两方面的思路,一是通过办好“一网一刊”两个平台,使之成为南京区域内装备骨干队伍开展理论研究、总结思考、展示成果以及凝聚装备队伍的阵地。二是市、区二级装备部门应联合一起培养和打造南京教育装备骨干队伍,努力搭建和创造更好更高的平台。建立教育装备建、配、管、用骨干教师、专家队伍人才档案,有计划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发展与成长。

  后有为主任的报告赢得在座区装备领导和专家老师们的共鸣与赞同。会议同时,由孙宏根副主任布置落实了参与《2014年度中国城市教育装备与合作发展论坛》的应对工作,布置落实了下半年在全市开展教育技术装备的理论研究论文、实践案例总结、教育装备图片摄影等相关征文、征影活动。

  会议最后,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向参会者介绍了新一代冷光源和3D式多媒体投影机的新产品技术介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