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素质教育推动内涵发展——涟水县军民小学高质量发展综述

2019-03-17 15:06

  涟水县军民小学始建于1964年,原系城北小学,建校后几易其名,1989年定名为军民小学,沿袭至今。现校区位于炎黄大道与襄贲路交界处,占地面积36228平方米,校舍面积17705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每个教室都配有四维一体机。音乐室、美术室、围棋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舞蹈房、练歌房、微机房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藏书约5.5万册,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与课外阅读的需要。军民小学现有90个教学班,5642名学生,236名教师,其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218人,副高以上职称6人。

  近二十年来,军民小学着力打造“同心圆梦”的校园文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校园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特色项目和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项目建设,强化精细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成果显著。如今的军民小学洋溢着清新的现代文明气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卓越一流的办学条件,在涟水这块教育沃土上充分发挥着素质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地方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文化决定内涵,内涵决定未来。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的深厚土壤。军民小学着力打造以环境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活动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同心”是军民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干群同心、师师同心,师生同心、生生同心和家校同心。大家同许一个心愿,同唱一个心声,同启一个心智,同筑一个梦想,心心相印,同心同德。让同心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指导行动,绘制素质教育的宏伟蓝图。

  学校本着“同心校园”的建设理念,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气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每一处景点都体现文化内涵,彰显教育与环境的和谐之美。踏入军民小学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风一训”,该校以“军民同心,知行合一”为校训,与“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校风、“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风和“开心完成每一天学业”的学风遥相呼应。学校绿化园林化,形成了和谐、优雅、舒适、宜人的育人环境。同时学校还兴建了爱心运动场,书香四溢的静心书吧,设计了楼道文化、长廊文化、墙壁文化。现如今,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绽放出美丽容颜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育人氛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题研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和动力源泉,军民小学实施“科研先导,全面突破”的策略,在改变教师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展上深入实践研究,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积极推进课题研究,市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快乐阅读放飞梦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获得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此外,一个市级数学课题、三个县级课题均顺利开题,目前已进入课题研究的纵深阶段,明年即将结题。教科室通过专题讲座、沙龙研讨、观摩录像示范课、教师“说、上、评”系列竞赛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了一支强劲的科研教师队伍,促进了师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构建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质量提升工作体系,实现“赢在效率,赢在科研能力,赢在管理水平”的三赢目标。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研讨备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优化备课制度,倡导“三步备课法”,即个人初备后进行“演课”——集体研讨完善——二次备课形成个案。注重学校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模板的开发,强化书头教案质量。加强组内轮流听课活动,注重常态课扎实有效开展,提升教学质量;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学校课堂教学的品质;通过考核课、研讨课、汇报课等方式,促进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正常开展。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认真抓好“培优”“扶困”等工作。

  “腹有诗书气自华”。军民小学自2008年初就启动了“涟水县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程。清晨,校园里传来学生诵读经典的琅琅书声,在老师或值日班长的组织下,孩子们早早坐在教室里,或集体诵读,或进行背诗比赛,陶醉在诗歌的韵味里。中午,30分钟的午读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静思默想,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每周三下午的专项阅读课,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配乐吟诵比赛、读书征文、手抄报制作、讲故事比赛、“古诗文配画比赛”、古诗文编配歌曲演唱、说书评书竞赛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军民小学注重新课程资源开发,加强社团建设,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打破班级原建制,组合成新的特色班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设立27个校级社团:“非遗类”如淮剧、莲湘等;“传统类”如书法、绘画、球类、棋类、音乐、武术等;“创新类”如手工、纸浆画、科技制作等。各级部、各班级还设立剪纸、十字绣、钻石绣、口风琴、古筝、朗诵等社团。为了社团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军民小学聘请了棋院专职老师、县“非遗文化”——打莲湘专业老师和淮剧团老师为学生讲课。社团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打莲湘”“唱淮剧”这两个古老的乡土艺术,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已经在军民小学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军民小学“手工世界”美术社团获淮安市第五批优秀学生社团,纸浆画、打莲湘、淮剧等社团获县优秀社团。在县艺术节上,情景剧《同心圆梦》荣获县特等奖,学生表演的舞蹈“莲湘舞”、《小马奔腾》,声乐《让我们荡起双桨》《青春舞曲》,经典诵读《四季缤纷》《我喜欢红色》均获得县一等奖。在县运动会比赛中,军民小学获得2017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8年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傲人成绩,同时荣获精神文明奖和优秀组织奖,多名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女子足球获城区第二名、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小学生广播操竞赛连续两年获得特等奖。《舞动莲湘》大型团体操获县特等奖,并在县运动会开幕式上成功展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足球特色项目”、淮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项目”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军民小学这艘巨轮正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远方。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