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课和1对1迎来下行拐点?专家建议入局者避开职业和素质教育

2019-03-25 05:22

  日前,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K12双师课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2018年我国K12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均超过6千亿,2019年将变成7千多亿。

  这是否意味着1对1迎来拐点?面对教育市场的巨型蛋糕,想入围者又该如何选择?

  华盖资本执行总经理范静晗告诉未来网记者,纯营销驱动的大直播和1对1的流量红利渐消退,建议打算入围教育赛道的企业避开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琳可也提醒机构根据自身状况,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切忌盲目进场。

  “育”是个漫长的过程,它强调个性化和强体验,或许是最后一个被科技改造的环节。

  在范静晗看来,科技赋能给教育带来巨大变化,反应最明显的首先是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最要求标准化和强效果。同时,学生自驱力最强,不需要情感纽带,只要学完能出国,或参加公务员考试、资格证考试等能通过就可以了;其次是K12,K12标准化程度很高,第一是学科类内容,第二是国际性比较强的理科,第三是艺考类课程;最后是素质教育。

  所以,对于看好教育赛道、打算入围的企业,范静晗建议避开职教。“除非真的把标准化和强效果做上去,但也不建议做素质教育,包括低龄段的幼儿英语,这些跟学科不挂钩。”

  作为投资教育赛道的资本方,范静晗表示,他们现在看好的是标准化、可交互的在线班课。纯营销驱动的大直播和1对1的流量红利渐消,持续下去营销成本会超过获客收入,把企业拖垮。在线班课商业模式用于在线化国际学科、数字化课程,或K12学科,特别是数学、物理、英语效果非常好。

  “教育企业不能永远靠流量红利走下去,必须靠自己的品质。教育关键不是流量而是续费,也就是企业能够提供什么样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关键。”范静晗补充道,“但凡续费率低于70%的企业,我们都不看。”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报告中显示,在K12领域,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大概只占全国的20%,80%零散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在艾瑞咨询教育行业分析师宓轶倩看来,如今K12教育已经过了最快发展期,有些进入高原期,市场高度分散,竞争激烈。报告还显示,除昂立教育外,新东方、好未来、精锐教育等头部机构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分校数量占比不足15%。

  如果头部教育企业向三四线城市渗透,满足地方庞大的培训需求,应该采用哪种模式?

  宓轶倩表示,当前教育机构的基本运营模式是直营和加盟,现在也出现了特许加盟或直盟。但教育产品是非标化的,加盟以后不太容易控制质量,现在出现了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师资的标准化,相对较好地控制教学质量,比如“双师课堂”。

  报告显示,K12双师课堂于2018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的双师教室布局数量达到5000+,同比增速超过100%,2019年有望超过10000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教育被更多的人接受。然而,与线下教育环境的沉浸感、面对面的教育温度传递、学生注意力集中度相比,线上教育明显不足。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成为这种教育模式的试验品,所以更多的家长还是希望送孩子到面授班。

  于是,把在线与线下辅导结合的双师课堂应运而生。视频直播技术的更新迭代使体验效果更加提升,学生的上课体验变好,双师课堂有了更多的培育土壤。

  据艾瑞统计,2018年起双师教室建设已经超过5千间,未来增速可能会超过100%,预计2019年双师教室可达到1万间。

  目前,双师课堂主要集中于小学1到4年级和初一。一方面,孩子要到教室里上课,面对非真实的老师,对于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同时,因为双师课堂中的互动模式选择的内容必须标准化,所以科目主要集中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

  据王琳可介绍,目前,培训机构多以4-10人和11-20人的小班课为主,以好未来为代表的双师课堂主要模式是20人以下的小班,方便互动,同时兼具经济效益。

  “因为体验和成本控制是矛盾的,若一味控制成本,体验效果就会打折扣。那么,该如何突破或平衡控制成本和体验效果之间的矛盾?”王琳可继续说道,企业希望找到最优模式,双师课堂具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线上可以同时面对很多学生和班级,教学内容也可以重复播放。

  研究发现,K12用户对双师课堂的满意之处有三点:一是形式新颖,孩子感兴趣;二是互动多,课堂氛围好。“利用答题器抢答,克服了面授过程中性格胆小的孩子没有参与感的弊端。”王琳可解释道。而第三点则是,辅导老师在课后答疑很及时。

  “双师课堂的主要优势是突破了师资瓶颈,对于希望进一步下沉市场的头部企业和优质师资短缺的地方性中小机构来说都是福音,选择跟大机构合作可以解决他们的师资和内容短板。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同时给几十个班级上课,也打破了收入上线,大幅度提高收入。”王琳可补充道。

  据悉,K12双师课堂的核心要素包括师训体系、教研体系、运营体系和科技体系。

  在王琳可看来,双师课堂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成本高。据她介绍,目前装修一间双师教室市场价6万左右,如果有10间教室,需要花60万,企业的对应方法是扩大运营与规模,摊薄成本。或者与大机构合作,降低自己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投入,专注于运营招生。

  可是,双师招生的最大挑战是家长接受意愿不强。现在尝试双师比较久的机构多采取低价、特惠班促销等模式吸引家长尝试,通过良好的体验效果留住家长,实现复购。

  课堂互动也是双师课堂面临的突出问题,线上的主讲与线下的助教如何配合,课前课后如何提升,极大影响学生的体验效果。

  好未来、新东方曾经的做法是借助互联网,把北京名师的课向三线及以下城市直播,然而,因为各省中高考的差异,面临无法本地化的难题,后来,就改为建设省属分校,让更了解当地教育的老师去授课,以满足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

  然而,王琳可强调“‘双师’虽火,却不是‘万金油’,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做。”如果想做自营或2B的双师课堂,必须具备教研体系、师训体系、运营能力和科技体系。自营模式成本很高,一个月至少需要10万元,那么一个机构月营收至少10万以上才能赚钱,否则就亏本。按照好未来75元的客单价,每周4次课,每天一个小时的线名学生。自营模式更适合好未来、新东方等资金比较充裕的大型机构。

  据了解,新东方主要以建设子公司为核心,提供技术、设备、运营给所有需要双师的分校。

  而好未来是2B、2C同时做,2018年推出了2B端的未来魔法校模式。但目前,强行把面授班改成双师课程还处于实验状态。

  另外一种模式是合作,包括输出方和输入方,输出方是以高思为代表的2B端,可以省去场地租金和助教工资,设备和内容研发需要自己投入,搭建教研师训体系、科技体系,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因此,这种输出方适合有一定教学教研积累的中大型机构。

  对于合作模式中的输入方来讲,门槛较低,小型机构只需要找好场地,有招生能力就可以。

  王琳可认为,未来很长时间,双师是 K12教育行业的过渡模式,在VR或AI技术能实现线上完全媲美面授的体验效果之前,线下模式、双师模式和线上模式会长期并存。

  王琳可提醒机构应根据自身状况,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不能盲目进场,三线及以下城市未来的主流模式是合作或收购。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