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意思”不是辍学的理由受教育是一种责任

2019-04-19 07:52

  重庆永川的一名15岁的中学生辍学卖饼,辍学并不是因为家里贫困,而是因为其厌学,他告诉记者:“读书没意思,今年3月开学,我寒假作业没做完,老师让我把作业做完再去上课,我上课就打瞌睡,也不想做作业,就没上学了。”(4月28日重庆晚报)

  老师授课方式无聊,学校管理制度不合理;小食品摊成本低,技术含量不高,但做一张饼卖掉就有一张饼的钱,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况且顾客还不少,让一个孩子来权衡这两者的利弊,孩子选的一定是后者。学校教育确实有问题,也是导致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仍然反对辍学。

  奥巴马总统在对全美中小学生的讲话中提到:“我多次谈到过政府的责任,要制定高标准,支持教师和校长的工作,彻底改善不能为学生提供应有机会的、教育质量差的学校。然而,即使我们拥有最敬业的教师,最尽力的家长和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如果你们大家不履行你们的责任,不到校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听家长、祖父祖母和其他大 人的话,不付出取得成功所必须的勤奋努力,那么这一切都毫无用处,都无关紧要。”教育资源、环境只是客观的外部条件,即使是中小学教育完善的美国,也仍旧强调学生自身的作用。接受教育是学龄孩子的责任,“没意思”也不能推脱这种责任。

  中小学生最是有活力,创造力的时候,可以借助在学校里学习的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例如你若从未写作,你可能不会发现自己写作方面的天赋;你若为做过“清水变牛奶”的化学实验,你可能不知道化学的有趣。中国当下教育重视升学率、分数,但学校仍然给你提供了一个集体合作,质疑、释疑的机会。学生时代可能会是一个最集中、最心无旁骛学习的时候,离开了学校就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不要说辍学打工是积累经验,一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知识结构的积累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而经验的积累则短得多得多。

  永川区教委不仅要鼓励宋望完成9年义务教育。还应该鼓励其完成大学学业。大学的文凭确实不能兑换成直接的,现成的利益。要求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节衣缩食,砸锅卖铁供孩子读大学,确实有些残忍,毕竟他们急等着米下锅,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现实的利益,他们需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经济条件宽裕的孩子应该去上大学,宋望不应止步于九年义务教育,因为大学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赖声川导演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到大学求学的经历对其戏剧创作的影响,他认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去概念化”,这个价值来自于他同校的一名残疾学生,这名学生没有四肢,没有助理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上学,“他就是一个人,然后你不会说你坐在那个位子,会不会不舒服,要不要过来,他会很生气,他会觉得说你干吗,你把我当什么,那我心里正想讲,我把你当残疾人士,错!你要把我当一个人”这就是“去概念化”,就是这段求学的经历教会了赖声川导演这个价值。

  所以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父母应该鼓励、支持,督促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应当让孩子有一段读大学的经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