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渔沟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农村学校,拥有素质一流的师资队伍、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示范学校、淮阴师范学院实践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灵的深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渔沟镇中心小学在多年的教育探索实践中,充分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坚守教育本真,致力于培养有真道德、真知识、真才能的“真人”。
自由是儿童的本性,教育应该寓教于乐,唤起学生的童心,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学习的快乐。学校每学期开展扬琴、二胡、葫芦丝、剪纸、武术、绘画、韵律操、象棋等二十余种校级社团活动;每月在临川大舞台举行“我是歌手”儿歌比赛、“我行我秀”时装秀等表演活动,让学生施展才艺,舒展身心,多元化地拓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他们的一切作为都寄托于得到老师的表扬。”渔沟镇中心小学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均从学生实际出发,“低起点,比进步,看成长”,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开设“心灵驿站”“宽心伙伴”“爱心妈妈”等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妙趣横生”运动会、校园吉尼斯、跳蚤市场和“放飞梦想”风筝节活动,学生自由选择参与,充分释放自我,以情抚慰身心,以爱贴近心灵,实现情暖童心,呵护成长,在赞扬鼓励声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信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积极开展“微笑行动”,号召全校师生“亮出上扬微笑,温暖你我心房”,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互道问候随时可见,谦逊礼让蔚然成风。同时开展“靓装行动”,让男生更有君子风范、女生更有淑女气质。“小红帽”日常的督促检查、“文明班级”的创评活动、“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优化了学生的文明行为,让整个校园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赢得未来。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全面开展学生领导力建设的研究,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有组织地进行自学、预习、听课、解决疑难问题。“导学单”的使用有效培养了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学校每月开展优秀作业、优秀合作小组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互相合作、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班级“读书角”的设置、课外阅读比赛和“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好读书”的阅读兴趣。学校要求学生晨读午诵,每天坚持课外阅读半小时;每学期开展“悦读节”活动,号召学生与图书交朋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好书,读书好”的阅读理念将伴随学生一生。
安全高于一切。安全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学校安全处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告家长书”,宣传交通规则、防火和防溺水等安全常识。学校要求放学路队做到“站成一条线,一直走到家”;组织火灾、地震、消防等安全演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每月举行“我懂最多我最行”安全常识竞赛和以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等活动,使安全意识扎根于每一位学生心中,彰显生命的价值。
教育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核心素养,关注儿童的全面协调发展。渔沟镇中心小学秉承“质量过程化,过程科学化”的教学观,坚定不移地践行“本真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学校资源,克服当下教育领域存在的重智育、轻体育、演德育的弊端,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全面协调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努力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性格坚强、体质过硬、追求真知、能说真话、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精神、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真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基于“学本”视角下的“四环式”教学模式,即激趣设疑、自主探究、互助分享、巩固提升。“四环式”既是整堂课的四个环节,又可以在教学某一内容时重复使用,也可以在某两三个环节组合使用。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关注生成为重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真正走上一条探究性学习、全面发展之路,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生命在于运动”。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体育锻炼,规范开展“两操两课两活动”,严格考核,科学管理;开展“四个一”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组织一场足球赛、一场篮球赛、一场乒乓球赛”;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确保学生每天睡眠多于八小时。同时,学校每周开设健康教育课,讲授健身常识;每学期举办运动会,充分提高学生健身运动意识,让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每学期举行“最美教师”“我的教育梦”“校园的榜样,前进的力量”系列演讲比赛。同时实施教师“五个一”工程:每周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每月在校级层面交流一个典型教育案例;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奉献爱心,真情育人”,化为学生成才的源头活水。
正能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正直善良是学生成人的根本。渔沟镇中心小学始终把“德”放在教育的首位,“德育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正直向善的“真人”。在践行“本真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弘扬正能量,每位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位学生,塑造学生正直善良的品格。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之魂,也是个人品质的最高体现。学校充分依托周恩来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苏皖边区政府旧址、五条路战役纪念碑等德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五爱”教育,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画国旗、会讲国旗国徽图案的意义、会唱国歌。同时,结合“爱祖国、爱家乡”手抄报展评、“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和“红五月”校园艺术节汇演,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主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第一步的跨出至关重要,需要示范引领。渔沟镇中心小学每年举行入学仪式、入队仪式、成长仪式等活动,由高年级学生作榜样示范,引领低年级同学向优秀学生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开展每周“文明之星”、每月“美德少年”、每学期“师德标兵”等评比活动,让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努力为学生培养正直善良的品行打下基础。
一个好平台能把人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为了培养学生正直善良的品行、助力学生成长,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先后举行了“临川好少年”演讲比赛、“我的中国梦”书画比赛、师生同题作文比赛等活动;设置“校园小天使”“校园小卫士”“小红帽”等岗位,由学生轮流上岗,天天循环,周周表彰,夯实了学生成长的人生底色。
数百年沧桑变幻,临川书院风范犹存、精神仍在。如今,渔沟中学异地新建,渔中老校区已变更为渔沟小学西校区。渔沟中小学无比珍惜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继承发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临川精神”,充分挖掘提炼,形成了渔沟小学特有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还将“临川精神”和诸多著名校友事迹在校园内制成文化墙、展示牌等供师生们阅读欣赏,以此激励全体师生坚守静气,砥砺前行,为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才而不懈努力。
渔沟,千年古镇,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秦将蒙恬曾在此掘井,三国时期袁术、隋唐时期罗成曾兵驻此地。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为渔沟教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龙脉隐隐隋炀堤”、“玲珑八角琉璃井”、岳飞嫡世子孙岳希尧的渔沟茶馆、美丽的渔子湖传说……渔沟中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出“大美渔沟”校本教材,激励着无数渔沟学子成人成才,为渔沟教育增添新的光彩、孕育新的华章。
渔沟镇中心小学坚守本真教育理念,坚守静气,坚信努力,积极创新进取,取得了辉煌成就。学生先后获得“江苏好少年”荣誉称号、“安徒生讲故事”比赛特等奖、“少年杯”舞蹈比赛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省级巾帼文明争创岗、江苏省绿色学校、淮安市教育系统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淮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淮阴区十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