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下小学高年级音乐课中“舞蹈律动”的实施策略

2024-06-25 18:4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西六路小学 孟凌云

 

律动是指有节奏地跳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通过感受音乐的变化,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的舞动。它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随着音乐的旋律线条和节奏的韵律去表现,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变化。课堂教学中,尤其是高年级音乐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舞蹈律动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达到高效课堂。

一、课堂教学中舞蹈律动的运用

《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欣赏曲,我们设计以小丑变魔术,带着大家去参加波尔卡舞会为主线,学生们变成“小司机”,“手握方向盘”开着汽车去参加舞会。通过身体、手臂的体态律动,模拟体验在开往路途上的高低起伏,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速度、走向。利用彩带顺滑的特点,在连贯的旋律中进行挥动,在体态律动直观的感受了旋律。

《雪花飞舞》是一首三年级上册的欣赏曲,第一部分乐曲开始,在高音区奏出一小节柔和的旋律,到多变的节奏、连续的三连音等仿佛暴雪来袭,让人感觉不安。最后第三部分渐弱的力度,逐渐上行的音区,仿佛雪花纷纷扬扬的洒落下来,让人们无限惆怅。根据音乐结构,我在教学中设计单手臂向下、左右画圆表现第一部分(雪花洒落 ),用双手上举左右摆动表现第二部分(寒风刺骨,雪花狂舞)再次左右画圆,恢复单手臂向下表现(雪花纷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学生通过舞蹈律动的变化,更好的感受到旋律的走向、节奏以及力度的变化 。

在五年级下册《小白船》一课中,在聆听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划船律动,让学生在歌曲中充分的感受三拍子的舞蹈性和律动性到二声部的时候引导学生的体态律动也变化成二声部,一组继续向前划船,一组变为反方向,向后划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二组在向前、向后划船动作衔接的地方,正好是同一个起点,形象的将齐唱部分最后一小节的1,与低声部的1进行“同音传递”

二、社团中的舞蹈教学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社团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途径。在训练中始终坚持专业科学的训练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训练,将单调的基本功训练趣味化,从身韵到组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剧目排练时,深挖作品情感,精细每一个动作,让每一次社团排练都落地有声。在不断地积累中一步一步强化学生舞蹈表现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舞蹈,受益终身。

梦舞飞扬社团扎实训练,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瑶山红》、《我心中的河》《又见藏羚羊》均获淄博市百灵艺术节舞蹈类一等奖。《瑶山红》获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淄博市百灵艺术节舞蹈比赛第一名。今年剧目《偶像》获张店区舞蹈比赛第一名,淄博市百灵艺术节一等奖第二名好成绩。

通过课堂教学与社团开展的双线并行,高年级音乐课堂更具有音乐美,在课堂中增质提效,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与策略。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