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权欲真实博弈《十品半村官》倾情作答“谁来管村官?”

2018-12-25 04:41

  “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村官腐败不可轻视。他们既是政权的神经末梢,又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承载着对上反映民声,对下宣讲并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的作用。那么,谁来管村官呢?10月10日晚,紫金文化艺术节剧目淮剧《十品半村官》在南京紫金大剧院上演了一场信念与权欲真实的博弈,并为此给出了答案。

  【苏北水乡,射阳河边太平村。村民牛什么做了大半辈子平头百姓,在一次偶然的选举中,当上了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村主任常有理,拿来了乡里贾主任的一张私人消费发票,要牛什么盖章报销,于是围绕这张发票该不该报销、能不能盖章,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喜剧冲突。全剧通过“讨印”、“盖章”、“刨树”、“偷章”、“诉情”等戏剧片段,勾勒出一则“谁来管村官”的现实故事!】

  “我叫牛什么,当官十品半。顶牛角,踢牛蹄,使牛劲,唱牛歌。当官究竟牛什么,答案儿藏在你的心窝窝”伴着婉转悠扬的淮腔淮调好剧开了锣,但是谁能知道,为了奉上一台好剧,一个人员少、资金拮据的县级剧团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主创和演职人员又经历了多少艰苦卓绝的昼夜。荔枝新闻记者有幸采访了《十品半村官》的总编剧袁连成,一探这台前幕后的故事。

  《十品半村官》的编剧之一袁连成,是一位擅长于农村题材的剧作家,长期在农村基层生活的经历,使他的作品颇接地气。淮剧《十品半村官》触碰了如何监督农村基层干部组织的重大命题,但却精准地对上观众们的胃口,好评不断。用袁连成自己的话来说,《十品半村官》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即是“全剧没有一句大道理,没有空话假话大话,全是农民掏心掏肺的实话、真话,不讲神话。”

  剧中人物都个个有鲜明的性格,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牛什么的倔强,妻子蔡花的善良,贾主任的“以权谋私”,村主任常有理的圆滑“村官”“村民”一台戏,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自然流畅。明明讲的是反腐倡廉的故事,编剧却把反腐作为抽象意境,不唱高调,着力写人、写人物个性、写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同时将主人公设置成平头百姓,写一个农民当上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后的阻力、坚守、围困和冲突,通过具象的生活故事,揭示百姓情怀就是家国情怀,百姓命运就是时代命运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淮剧活跃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是我省地方戏三大剧种(锡、淮、扬)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于1954年的阜宁县淮剧团,曾培养出梁伟平、王书龙等一批杰出的淮剧艺术人才。但近些年戏曲发展面临困境,一个县级剧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环境尤为艰难。总编剧袁连成向记者透露,目前全团连主演邱文亮在内,仅剩下4名在职员工。

  如此境遇唱出一出好戏何其困难?袁连成道出其中奥妙,“剧组制,为基层剧团生产艺术精品闯出了一条新路。”自《十品半村官》剧本成型,即向全省淮剧界吹响了集结号,根据戏中角色,最终集合了江苏省淮剧团、盐城市淮剧团、阜宁县淮剧团、涟水县淮剧团四家淮剧团的优秀演员,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大淮剧。“如此大面积、跨市区、跨剧团招募演职人员,在淮剧现代戏史上还是首创。”而让人最动容的是,这由76名演职人员组成的淮剧班子,竟然有一半是淮剧团退休的老艺人,“近二十年没有创作演出一台现代戏精品力作了,大伙听到消息便纷纷赶了来。”

  然而,剧团不同、地域不同,这样的配搭岂不是在排戏中很容易产生“摩擦”?面对记者的好奇,袁连成坦言,“这是当然”,但是最让他感动的是,每个参演人员不仅仅有的是满腔淮剧情,更有专业的素养,全体演职人员都秉承着“一切服从于导演,服从于艺术”的宗旨倾力而为。“本剧的导演蒋宏贵是国家一级导演,多年来一直执导农村题材作品,最擅长以小题材见大主题,大家磨合的非常顺利,演员们入戏也很快,从人物性格到手势眼神等细节,都被拿捏得细致准确。说实话,一般这种剧目差不多需要排练两个月左右,但是我们从正式彩排到首次公演仅仅用了20天,这期间大伙都牺牲了休息的时间,不分昼夜。”

  事实证明,公演以来《十品半村官》所到之处都获得圆满的成功和高度认可。袁连成感慨,“由此可见,剧组制是县级剧团出精品的必由之路啊。”

  一场聚焦小人物地方戏,一个多小时演员们的出色演绎,不仅让淮剧在舞台上重放光彩,更是通过此次演出吸引了不少新老戏迷的追捧和热议:

  “传统淮剧注重唱功,节奏比较慢,这部剧更注重舞台喜剧效果,看着更轻松更过瘾。”

  “小小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不是官却管着官,有意思,也展现了我们中国农村文明的进程。”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