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有微博博主曝出国航某员工在个人微博中多次晒出明星乘机记录,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当日近23时,中国国际航空官博发布声明致歉,称涉事员工系国航乘务人员,根据相关规定,目前该员工已被停飞。记者梳理发现,在已经侦破的很多公民个人信息买卖案件中都可看到内部人泄密的情况。(1月5日《南方都市报》)
根据网络爆料,从去年9月起至今,这个名为“若宸”的国航员工就多次在个人微博晒出明星乘机记录,曝光了多位明星的姓名、生日、国籍、行程及目的地信息,涉及的明星包括张杰、邓伦、倪妮、白敬亭等。只不过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他的曝光行为没有引起注意而已。
随着事件的发酵,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官博发布致歉声明,宣称对涉事员工进行停飞和后续调查处理。航空公司的反应还算及时,值得肯定,但是通过这件事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才真正值得我们反思、警醒。因为作为航空公司内部人士的空乘,以如此公开大胆的方式暴露名人明星的隐私信息,既可能给这些明星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乃至造成权益的损害,同时也可能会触犯法律。进而言之,连更加重视隐私权益的名人明星的信息都能够被轻易泄露,那么普通人的信息,岂不是更没有保障可言?如果说空乘出于炫耀、吸引眼球的目的而曝光明星隐私,那么如果在利益的刺激下,他也完全可以出卖更多普通人的信息。
这次事件的一大“看点”,就是航空公司的“内部人士”涉嫌暴露了当事明星的隐私信息,而这种“内部人”暴露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在近年来频频发生。比如去年10月份,歌手林俊杰在结束镇江演唱会后因身体不适,前往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结果网络上很快出现了林俊杰就医的各种信息,最后查明是医护人员“泄密”。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多年前还有房产公司销售人员曝光李晨、范冰冰在某地购房的隐私信息。
航空、医疗、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人”之所以成为暴露公民个人信息的重灾区,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所处行业和所从事职业更加容易接触到名人明星。但越是这样,他们相比于普通人,越应该具备更高的隐私保护意识才行。但依靠个人自觉,很难做到公民信息保护的“万无一失”,所以他们所供职的单位、公司,才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自己的员工因为这样那样的愿意和目的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所以这次面对空乘泄露明星隐私事件,其背后的航空公司无疑难辞其咎,至少证明其在内部管理、员工培训等等方面存在短板。
国家对于泄露公民隐私信息具有完备法律规定,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非法获取、售卖或提供个人信息50条以上的,即属于“情节严重”。现在只能说,这些规定在一些行业或公司企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是尤为值得反思与警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