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夫妻、流浪歌手、贵妇人和小白脸、犹太老商人、度假情侣、母女、警察……
当时是内科老师给我们放的,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力似乎都在张伯伦大夫身上,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身为医者的责任与仁心。
当知道逃跑的毒贩可能携带细菌时,他的第一反应其实和医生一样——抓到毒贩,防止细菌传播;
当知道毒贩已经混进列车,列车已经出发,他也下过命令停车,但此时列车已处于别国地域,别的国家不答应停车;
当女医生发现氧气可治愈疾病时,他其实是同意停车的,只是当时传达器已经被毒贩弄毁了。
我并不是为他洗白,只是觉得此人不能仅仅用“冷血”“残忍”来概括他的全部。
虽然人类经过了亿万年进化进入了文明时代,但本质还是动物。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不必要的意外。
对于麦肯齐上校这边来说,这可是至今没有治疗手段的传染病啊!他真的不确定。
结尾,他与上级通话,影片没有播出上级的话,但从剧情来看,上级应该是夸奖他,他苦笑:“过奖了。”
就像卡桑德拉大桥一样,他的人生之桥,他的信仰之桥,都会因为这次“意外事故”崩塌,他会从高处掉下。
我相信,他曾经或许也是一位有理想的热血青年,站在军校门前自豪地抚摸身上的军装;他或许也曾站在旗帜下庄严宣誓;他或许也曾慷慨激昂地斥责过ZF的各种不作为……
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他明白一腔热血其实起不了任何作用。他的信仰之桥渐渐失修。
此事若是暴露,麦肯齐绝对自身难保,但女医生是可能活下来的。因此,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两层:
镜头对准麦肯齐上校的瞳孔,这是麦肯齐对自己灵魂的拷问,也是权衡之下的无奈。
因此,我一直觉得,结尾处麦肯齐上校独自走向黑夜的背影才是全剧中最孤独的镜头。
幸存者向媒体讲述政客的冷漠残忍,全国上下一片哗然,麦肯齐上校被判刑,下属登上了他的位置,继续用同样的手段“保护”人民。
人人都只是棋子,最可怕的,不是你发现了黑暗,而是发现了黑暗,权衡过后,发现自己只能顺应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