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统服装品牌CK换了LOGO结果让人摸不着头脑

2019-03-05 11:59

  当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抽屉里的 Calvin Klein内裤和世面上的产品不太一样时,不要慌。有可能并不是你买到了假货,而是因为他们换了新的标志。

  设计师 Raf Simons 赶在纽约时装周上发布自己担任 Calvin Klein创意总监的第一个系列前,为这一著名品牌更换了新的标志,以此向众人宣布这家美国本土的传统服装品牌的改朝换代。

  这个崭新的标志优先发布在了 Calvin Klein 的官方 instagram 账号上,似乎表达了:好啊,我们更在乎互联网的意见。(虽然你很快会发现留言里充满了批评声。)

  著名设计博客Brand New 的撰稿人Armin Vit 对新标志发表了简短的评价,其中写道:

  算了,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它到底回归了哪种传统精神。 “我也不确定他们在自家的Instagram上提到的’回归传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要知道,Calvin Klein的旧标志是整个时尚行业中最具标识度的标志之一啊。”Armin Vit 也说。

  能够看清楚的是,它最大的不同的确在于新的字母全部采用了大写,而字体仍为无衬线设计。

  本来应该到此为止了,但关于无衬线设计,我在几天前第一次讨论这个话题时,引用了《W》杂志对这一新标志的评论,结果显然没有正确翻译出原文的信息。所以在下面的内容里,我重新更正了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的说明,顺便也介绍最近一些标志变更的例子。

  两个问题: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什么是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以及无论是苹果系统还是安卓系统,你会发现电子屏幕都偏好使用无衬线字体,这是什么原因呢?

  先从一个著名的案例开始说。虽然谷歌远早于苹果扛起了扁平化设计的大旗,但直到 2015 年,谷歌才把沿用了多年的标志进行了全面改动。

  所以“衬线”指的是字形笔画在首位的装饰和笔画的粗细不同,因此“衬线”又被称为“字脚”。

  衬线体和无衬线体的分类起源于英文字体界,这种装饰线的笔画设计多认为来源于古罗马纪念碑上的拉丁字母,1968 年 Edward Catich 神父在著作《The Origin of the Serif》中提到罗马字母最初被雕刻到石碑上之前,要先用方头笔刷写好样子,再照样雕凿。

  由于直接用方头笔刷书写会导致笔画的起始和结尾出现毛糙,所以在笔画开始、结束和转角的时候增加了收尾的笔画,也就自然形成了衬线。

  根据衬线变化,衬线体(serif)可以分成三类:具有特定曲线衬线的“支架衬线体”(bracket serif);连接处为细直线的“发丝衬线体”(hairline serif);厚粗四角形的“板状衬线体”(slab serif)。

  无衬线体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天然的技术感和理性气质,无衬线字体更受到科技型企业的青睐。随着扁平化的理念开始风行,以 Helvetica 为代表的无衬线字型开始成为当代字型的主流。

  比起刚刚发生的Calvin Klein更新了标志,下面要说的事情也很有意思,甚至我前段时间就要说了,一直找不到机会——也许完全不是你日常关注的领域,不过,它说明了更新的趋势:不仅是在服装和互联网领域,渴望通过标志再设计来更新品牌形象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传统的商业领域。

  今年初,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Juventus Football Club)也加入到“扁平化”的阵营。

  类似的,这一消息优先发布在尤文图斯俱乐部的官方 instagram 账号上,面对这样的变化,球迷更加直接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不满。

  好的标志再设计让品牌在建立新形象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有反面教材,2010年,服装品牌 GAP 率先发布了新的标志,这一毫无征兆的决策随后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关灾难,新的标志在上架仅仅10天,便换回了原来的样子。

  尽管更改视觉设计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未来很多品牌的的趋势,但是立场坚定同样重要。

  这是一个有趣的数据:苹果 iOS7 系统正式发布后,互联网及手机产品分析公司 Mixpanel 从其获取的超过17亿份记录中分析得出,这一革命性的系统在全部 iOS 的系统中所占份额,从最初的 10.2% 跃升至 33.13%,而在此之后,我们的世界进入了新的时代——不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非互联网公司,纷纷将“苹果”们视为“竞争对手”。

  而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更改视觉设计。如果说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那么上述所有的变化都说明了越来越明确的事实:正在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变成了设计。

  Calvin Klein 的新标志,或许包含着和超一类大牌齐头的野心——你会发现它们的标志几乎都使用大写字母;也有人认为,这次更新有着和那些正在发生变革的品牌们类似的商业动机——更加靠近互联网。(“至少在手机屏幕上,它的确变得更醒目了。”有个段子说。)

  否则,就像人们对整个新标志的评价那样,你实在想不到他们为什么要把旧标志换成它。

  “虽然没有那么糟糕,但同样乏善可陈;这就像是为了换标志而换标志,仅仅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一时兴起,而不是出于品牌未来50年的发展去考虑。”Armin Vit 在评论中的最后一部分写道:“或许我有这样的偏见,只是由于我的整个成人时代都在穿他们家的内裤,我提到这一点,不是因为接下来要穿全是大写的内裤令我失望,而是那个存在了四十年的标志说没有就没有了,这种感觉怪怪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