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志梅)近日,卓昱北苑的业主白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最近小区物业在收水费,可他拿到水费单时,发现自己家一年竟然用了508吨水。白先生非常吃惊——一个正常家庭一年大概用100多吨水,怎么可能用了508吨!
白先生介绍,卓昱北苑是2012年入住的小区。2017年,他在该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出租给了一对夫妻。今年物业上门抄水表,水费单上显示一年用了508吨水。普通家庭怎么能用这么多水?白先生把自己的疑问发到了小区业主群,却发现用水大幅度超标的还不止他一家。这是怎么回事?
针对白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告知记者,目前该小区因供水条件未达标,自来水公司没有接管,只负责收取该小区总表的水费。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该小区的闫姓物业经理。闫经理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水表“惹的祸”。
该小区的水表是插卡智能表,这种表上有两个表盘,上面是智能显示器,直接显示水表的字数;下面是机械表盘,需要人工手抄记录。以前,物业以为插卡水表采用预交费方式,只看水表上的智能显示器,就从来没有上门抄过表。
2018年底,物业发现小区水费收支不平衡,检查后发现,个别业主家水表的智能显示器早就停了,但却没有停水,导致个别业主从入住后就不曾交过水费。而白先生家就属于这种情况,甚至还更特殊。
“2017年,我买房子时专门跟原房主一起去物业查看水表,询问物业对方是否欠水费,物业表示不欠水费。现在又说原房主自入住到交易给我时,一共只交了110元钱的水费,现在这508吨水到底是谁用的就说不清了,这个费用该谁来承担?”白先生说。
对此,闫经理称:“物业过于相信智能显示器才导致如今的局面。现在出现这种情况,物业和业主都有一定责任。”闫经理表示,物业绝不推卸责任,将和白先生好好协商,一定给白先生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