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连续打开多个城市的房管局官网,你很难想象,当楼市火爆至此,在房地产领域最权威的官方网站里,竟然找不到多少关于房价的信息。
日前,网易房产对全国37个城市的房管局官网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量城市的房管局网站市场信息透明度偏低,面积、套数、均价等信息频繁缺席,僵尸网站、跳转至第三方网站等奇葩现象层出不穷。根据网易房产设立的28项房管局市场信息透明度考核指标,37座被调查城市中,仅广州、深圳、南京、济南4座城得分在60分以上,剩余80%的城市交出了“不合格”答卷。
此次调查投射出房地产领域的一次逻辑和信任缺失——购房潮下,到底卖了多少房?到底卖了多少钱?答案大多来自开发商、中介或第三方机构,购房者无法通过官方权威机构获取信息。广州市社科院研究院彭澎指出,近年来开发商隐瞒销售数据成风,政府并未持续严厉查处,导致原始数据采集的难度加大。不透明的信息,越发导致不透明的市场。彭澎坦言,“房管局市场数据的缺失,主要原因是政府监管不到位。”
一个怪圈是,房管局官网市场信息普遍缺失,而普通购房者并不了解相关信息的价值所在。买房前先上房管局网站看看,恐怕只是极少购房者的习惯。
事实上,一个信息齐全的房管局官网,能够滤区开发商“水分”,提供更加靠谱准确的房屋信息。房子有没有预售证?开发商有没有瞒报房屋面积?传说被“疯抢、售空”的楼盘,到底卖得好不好?中介到底有没有帮自己买的二手房办网签?在广州、深圳等较为透明的房管局官网中,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网易房产认为,准确透明的房管局市场信息,不仅能让购房者更加了解楼市背景,减少买卖过程中的欺瞒与纠纷,更有利于市场调控的落地实施,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加透明。
但网易房产观察发现,许多城市的房管局无法提供“明码标价”的商品房数据。为了敦促行业信息更加透明,网易房产模拟房地产项目的主要交易环节,共设立28项考核指标,历时两个月,对全国37个城市的房管局进行了一次信息透明度调查。
结果不容乐观。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被评估城市中,33座城市得分不足60分,12座城市得分偏低,不足30分。项目信息缺失、销售信息缺失、房价信息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近半城市一手网签信息不全,二手市场更是信息不透明的重灾区。
从区域来看,房管局市场信息透明度明显存在分化现象,一线城市与东部地区透明度更高,中部和西部城市相对落后。透明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东部城市占9个,中部1个;前二十名中,东部城市占据13个,中部城市3个,西部城市4个。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全部上榜。
根据我国《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规定:开发商预售商品房,必须取得预售证,换句话说,预售证是决定期房能否买卖的前提。取得预售证的商品房要在买卖后向房产交易管理部门备案,即“网签”,以防“一房多卖”等现象。
在呈现一手房项目预售信息方面,广州、深圳和济南的房管局信息较为完整,在涵盖和区分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房屋类型的基础上,呈现了项目预售证下的批准预售套数和面积。而南京、杭州、北京、上海等17座城市预售信息不全,大多只有某个楼盘项目的预售总套数。重庆、武汉、昆明、福州、银川、拉萨等6座城市完全查询不到一手房项目预售套数和面积信息。
商品房销售中,不少开发商为了谋取利益,对网签信息往往有所保留。因此,各大房管局的“网签”信息公开情况甚至比预售环节更加糟糕。
除了广州、南京、济南、贵阳比较透明,另外33座城市全部存在网签信息不全的问题。其中,石家庄、大连、厦门、长春、海口、西宁等17个城市完全看不到一手房网签套数、面积、均价信息。而深圳、杭州、北京、上海、宁波等5个城市的网签分类比较笼统,信息呈现不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比一手新房,二手房由于交易分散,信息透明程度更低。37座城市中,竟有36座城市没有公布二手房的交易价格。
其中,深圳、南京、杭州、南昌、北京、青岛等11座城市,仅能查看二手房成交套数和面积,没有价格信息。济南、上海、宁波、南宁、兰州、长春等23座城市,二手房交易的套数、面积、价格信息干脆全部“缺席”。仅广州房管局在公布了二手房交易的面积、套数的同时,还公布了放盘价格和交易状态。这意味着,大量城市居民在购买二手房时,只能通过中介机构获取数据,并无法追踪自己购买的房产网签进度如何。
提供市场信息到底有多难?为什么如此多的房管局信息透明度如此之低?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认为,这一现象主要由开发商、政府两方面原因造成。
一方面,房管部门虽然设立了信息中心,有数据搜集功能,但许多数据不利于开发商售楼,各地开发商多年来表现强势,不少地区的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地方政府选择迁就,怕将所有数据摆上台面,会对开发商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对房地产业尤其是房价有很大情绪,政府不愿公布市场数据,担心进一步加深公众担忧。
“但总而言之,房管局市场数据的缺失,还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到位。”彭澎表示,这些年开发商隐瞒销售数据成风,政府也没有持续严厉查处,导致原始数据采集的难度越来越大。
另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房管局人士指出,即使是已经公布的市场信息,也有不少水分。一手房交易自不必说,开发商压价成风。二手房交易时,不少买家、卖家为了少缴纳个税、契税,也会有意压低网签价格,部分中介机构为了促进成交,主动从中运作。“房管部门也知道报上来的数据不准确,但只要不是太离谱,一般不会特别追究。”
如何让官方机构的市场信息更加透明?该房管局人士与彭澎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让渡一部分政府权力,由第三方机构采集数据和信息,由政府口径发布数据,或干脆由第三方直接发布。
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机构?又如何确保第三方在采集房产交易信息时真实、客观?
事实上,在此次调查中,网易房产已经发现了不少与第三方机构相关的“奇葩现象”,西安、长沙、乌鲁木齐、合肥、贵阳,疑似关联第三方的网站。如点击乌鲁木齐首页的楼盘检索,会跳转到一个名为“安居365”的网站;长沙的则会跳转至一个名为“0731房产网”的网站,页面中不乏置业看房的商业信息——对普通购房者而言,这样的数据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信息公开,这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常态。但在信任度严重缺失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要实现这样的让渡,恐怕任重而道远。
广州愚人节出让5宗地 史上叫价最贵地块来了!62栋税收亿元楼 这就是天河CBD摩天大楼生产力房产广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