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下行趋势已定想买房的人还很多但房企却先撤了

2019-04-02 12:00

  当前的市场越来越理性,这和去年的楼市相比,不管是从政策层面,消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我们都可以明显感受到,楼市前行的步伐开始逐渐放缓,市场也越来越稳定。

  2018年全国各大房企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达到了历史新高,不管是全国大型房企还是地方中小房企,都保持了一定的业绩增长。

  从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大型房企规模继续膨胀,碧桂园销售额达到7146亿元,销售面积达到7537万㎡,万科紧随其后销售额达到6067亿元,销售面积达到3992万㎡,恒大以5824亿元的销售额和5511万㎡的销售面积位列第三。从数据来看,即使2018年国家调控政策严控的当下,全国各大房企的销售并没有出现下滑,反而出现了很明显的上涨,调控越调越涨的论调在市场蔓延。

  各大房企经历了2018年年底的一轮降价促销,销售的增长并未放缓,无论怎么看,都没有看淡市场的理由。

  但是2018年全年一千多宗土地却突然流拍,预示着,一些房企不仅没有加大拓展市场的力度,反而停止拿地消极举牌,纷纷放缓开发节奏。为何如此谨慎呢?

  (本文原创,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立即修正,责任运营:大程)

  刚刚,党报明确表示,当前各大房企纷纷降速求问,这充分说明在2019年国家稳定楼市的大前提下,房企对市场前景的判断更加理性。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定位以及住建部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三稳的工作目标之下,房企对市场的看涨预期也随之消失。

  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各大房企已经对市场作出了详细苹果,市场延续降温将是大概率事件,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为楼市增添了些许未知。如果政策方向保持不变,那么房地产下行的趋势不会改变。

  我们都知道,去年是历年来政策最严厉的一年,一边是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屡创新高;另一边却是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

  但是在政策强压之下,房价仍然上涨,销售劣势增长,却不合常理,这是因为市场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调控的效果大概率会在2019年第二第三季度出现。

  市场延续分化,大型房企仍然在挤占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在去年底的一轮降价促销之后,大型房地产企业仍然能够泰然自若,而中小房企却经不起折腾。

  笔者认为,对于购房者来说,同等价格比地段,同等地段比配套,同等配套比质量。中小开发商只能以价换量,此次之外无法了大型房企正面交锋。在当前大环境延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流水线生产楼盘赚钱的时代,楼市调控至今,大型房企纷纷面临增速放缓,中小房企大都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如若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实时地根据当下环境调整好自己的经营模式,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房地产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市场的购房主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想买房的人还有很多,但真正的有效需求却不足,楼市趋于饱和。

  有钱买房的人都已经有房了,而买不起房的人也基本无缘市场,刚需屈指可数,这也是房企谨慎的一大因素。

  笔者认为,房企对市场的敏感程度较高,市场下行风险较高,部分房企先撤出以避免即将迎来的下行冲击,同时也给留出一定的斡旋余地。所以,这也是房企理性且谨慎看待后市的最大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房地产下行趋势已定,想买房的人还很多,但房企却先撤了。各位网友怎么看?如有更好的看法,欢迎留言点赞参与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