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买房猛增”揭露一个扎心真相:成年人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

2019-04-09 04:30

  ,2018年,中国女性购房者比例达到46.7%,几乎与男性购房者数量持平。

  另一项调查则显示:74.2%的女性受访者表示买房没有接受伴侣的资助;其中45.2%接受了父母资助,29%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买房。

  2015年女方和男方结婚,购买了上海的一套房子作为婚房,房子价值四百万,其中首付两百万是婆婆出钱。

  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女方无意去分一半房子,首付的部分女方不感兴趣,但是贷款的部分必须解决。

  离婚了双方肯定不能住在一起,但房贷有部分是用女方的公积金还,离婚还和前夫一起还贷款,显然不现实。

  也就是说女方要拍卖房子之前,必须先还给婆婆一百万。100万不是个小数,女方自然也拿不出来。

  让女方更加不平衡的是,婆婆与儿子本是一家,所以婆婆并没有对儿子申请强制执行,男方没上黑名单。

  从2018年的9月,到今天已经半年过去了,法院还没有执行这套房子——现在由儿子和婆婆共同居住。

  女方如今的局面变成了:房子没得住,钱没得分,贷款还得继续还,人还上了黑名单。

  律师表示,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结婚由男方父母出资买房,写双方名字的,实则难以保证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安全。

  因为在婚姻法里,男方婚前买的房子,即便加上女方姓名,这房子永远都还是男方的。

  也就是说,结婚多少年,女方都相当于借住在男方的房子里,只要哪天情变离婚,女生就得卷铺盖走人。

  “当社会给不了你安全感时,你会想买个小房子给自己一点点安全感,起码不用总搬家。”

  她本可以考进清华北大,却因为妈妈的一句“女孩子读那么好的学校干嘛”而被迫读免费的师范学校。

  她本是个普通的女孩儿,却因为没钱而处处碰壁,于是拼了命地赚“臭钱”,最终逆袭成全家最有出息的孩子。

  因为“要来”的安全感,就像昂贵的玻璃器皿,即使你小心翼翼的呵护,也可能粉身碎骨。

  百度百科上说: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

  《三体》里的智子说:生存,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一个人能够毫无顾忌地追求美,实则是万千人类中幸运的一员。

  刚毕业的罗子君,因为老公的一句“我养你”,放弃了工作,做起了养尊处优的少奶奶。

  等到老公出轨了,她只能手足无措的哭诉:是他说要养我一辈子的,是他让我不要工作的。

  反观唐晶,她有着不俗的赚钱能力,有自己的事业,所以能在痛失爱人后,依然坦然面对,甚至在事业上获得再次提升。

  因为你有赚钱的能力,你永远不需要成为别人的依附,你有了靠自己生存的底气,自然也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

  现实生活中,很多恋爱中的姑娘会抱怨,男朋友太帅、太有钱、不在身边,给不了自己安全感。

  善于独处的人,会有自己的小天地,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不管别人对你好不好,你都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十足的安全感,不过是个假象,真正能提高我们安全感的,恰恰是我们与不确定性相处的能力。

  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如何与这个不安世界的未知相处,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当你能拥抱不确定性,具有了跟不确定性安然相处的能力,你也就有了相当高度的安全感。

  “惟有当你认清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事实,你才明白,安全感从来无法外求,也从来不在这世界以外,它是你内心世界的平安。”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