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科院的专家学者运用大数据整理出了今年1月份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虽然晚了3个月,但是也显示了这些专家学者的用心。小编在表示敬意的同时,也要提个小建议,网速,像素都提速了,我们的分析报告是不是也要提点速。毕竟,农民把种子都种下去了,你们再下文,整出个今年种点啥好的建议,岂不是白费心思?
鉴往追今,拿一份过时的报告来验证今天的事实,除了能考量出报告的含金量,也让我们对下一步楼市发展有所借鉴。这份分析报告认为,一二线城市在摆脱调控影响和外部不利因素后,会有一个缓慢的回暖过程,三四线程城市的房价将如昙花一现,短期内将逐步步入下行通道。
一二线的大城市咱们就不说了,那么大的城市,那么好的配置资源,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也就是因为限售、限购、限贷等等调控措施的制约,不然早就被挤爆了。而三四线城市的现状是怎样的?三四线万元/平方米以上均价水平已经持续了整整17个月,后市疲态尽显。貌似已经有点兔子尾巴的意思了。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60多个城市房价破万,这些城市中有多少是一二线城市,又有多少是三四线城市,甚至有多少是五六线的县级城市?大数据可以掌握的是200个县城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超9000元/平方米,而不可掌握的是当地购房者无奈而又沮丧的心情。
和以往只管杀不管埋的分析报告不同。这份报告在目前看来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其预测的一二线城市楼市回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三四线城市房价进入跌势虽然还没有全部实锤,但是这些地方房地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透支购买力的后遗症也开始凸显。
开发商盖那么多楼是需要变现的,银行给开发商贷那么多款也是需要收取本金的,这就像是齿轮,一个齿轮咬合一个齿轮,一个衔接不好,很可能会出现打掉牙齿和血吞的“无齿”状态。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开发商将跑路,银行呆坏账将剧增。
迟到仨月的这份关于房地产的报告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二线城市楼市暖洋洋,三四线城市房价有点坑,整个房地产行业这酸爽得让人龇牙咧嘴。后事如何呢?在专家的分析中,该份分析报告清晰地描绘出了楼市的未来。也就是说,现在是这样,未来的一段时间也会是这样。
何况该份报告还有一个现实的注脚:截止目前,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开始止涨了。按照坊间的一般理解“不涨就是降”。既然“降了”,买房的是等一等啊,还是要赶紧上车呢?欢迎留言,小编的理念是来信必回,信誉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