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楼市并不算好,所以各个城市都是在各种松绑,各种抢人,各种促销……
长沙市政府出台一条政策,在长沙市范围内,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4%的税率征收契税。
长沙楼市三月份至今,房子供应量大幅提高,但是成交量显得有些滞后,成绩平平,甚至二手房成交量还有所下滑,库存也出现了微增。
而且,从土地市场来看,市场甚是冷清,一共有7宗土地供应,供地市场没有出现火爆抢购的局面,更别提地价带动房价了。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解局君认为长沙楼市并不能单纯和全国楼市作比较,而是应该自身纵向比较。
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显示,长沙3月备案房价在10800元,尽管作为一省会城市这样的房价低的可怜。
正因为房价低,所以很容易被炒房客和投资者盯上,而政策一旦放松,楼市就会失控。
由此可见,长沙政府把控制高房价作为一个长期性战略目标。当做阶级斗争来抓,年年抓,月月抓,周周抓。
可楼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面对于楼市调控的松绑,同时上面不断释放活钱,长沙自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征收二套房契税措施,当然还是要结合当地调控政策看,长沙楼市调控整体从严。
此次只对二套契税政策改变,很明显长沙政府是不鼓励你用任何目的持有二套房产的。
如果想买二套房,要么卖掉第一套房再买,要么就等第一套房拿到房产证4年以后才能买第二套。
试想,如果房价大涨,开发商也有了拿地的动力,地价涨,楼价更涨,恶性循环。
长沙此举是很好的响应了上面政策,坚持房主不炒,而坚持一家一套,不能多买且目标,想炒也是不可能的。
而长沙楼市经历了08年,但是12年、15年房价却很稳定,在其他城市各种刺激的时候,长沙却忍得住寂寞,调控不放松。
因为中国楼市虽然经历了20年的疯狂,但那只是外表光鲜,都是账面财富,实际是负债堆积,赶上经济环境不好,就会危机四伏。
黑龙江鹤岗甚至出现了1万多一套的房子,上面放开户籍限制、开放二孩都然并卵。
但是长沙就深谋远虑,不追求短暂利益,而是追求长期回报,将长期发力点放在了实业上,而不是楼市。
近些年来看,长沙GDP对土地财政依赖度只有22%左右,排在全国三十多名。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蓝思科技,华菱钢铁,猎豹,广汽菲亚特,山河智能都在长沙,这些企业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
显而易见,长沙的基建和制造业很有优势。正因如此,央行之前的几次放水,长沙分享到了红利,但是并不是拼命盖房,而是基建订单。
从营商环境的角度来看,去年长沙的营商环境跻身全国前十。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排名中,长沙位居第七。
长沙压低房价,大力发展实业思路是对的。而让实业发展起来,保证老百姓就业,人们赚了钱,才有钱去买房,城市才更有吸引力!
同时,早在06年的湖南第九次党代会上,长沙就就提出了构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城市群。
上面大搞城镇化,长此以往,三四线城市没有实业支撑,人口会外流,城市变为鬼城,国外就有很多经验。
长沙并没有区位优势,长沙夹在珠三角和武汉两大人流黑洞之间,长沙居然还能连续多年保持人口净流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去年人口增加最快的10个城市中,长沙排名第九,一年增加了23.66万人。
解局君认为:这是和长沙低房价是分不开的,相对于其他二三线城市零门槛抢人更有吸引力,小城市即便抢到了人,没有发展空间,最后也留不住人。
上面喊着一城一策,但是上面深知,三四五线城市很难竞争过一二线。楼市加剧分化,一二线稳涨,三四五线大跌是趋势。
所以上面放出大招,全面放开中小城市的落户限制,加速人口流动,毫无疑问,未来就是要保一二线,去四五六线城市。
长沙政府对此是了然于心,但长沙不急在一时,因为越早放松调控,带来的城市问题越多,说明城市虚火越旺。相反自己实力强,就不怕没人来。
在未来的城市群建设中,谁敢说不会出现一个新一线城市?何况长沙本身就是强二线城市。
谋事要远。长沙的新房价格已连涨了三个月,此番二套房契税调整很及时,房价涨的太快后面的戏就不好看了。
不仅长沙,就连过去四年二手房涨幅最快的城市合肥,这两天同样加大对楼市监管。
随着落户政策的放开,三四五线城市的人最近几年外流严重,就来往年的返乡置业潮都不再现了,抢人都来不及呢。
所以解局君认为城市分化是必然的,未来人们更愿意去省会省市或者二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人口调控嘛。
最后,解局君总结一下这:长沙就是要慢工出细活,坚持长久目标,不管外界什么风,长沙只会随时应变,但从不瞎折腾,量变早晚会形成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