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杂志社:龙江大地上绽放的期刊奇葩(图)

2019-02-06 05:36

  时值第二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哈召开的前夕,深入探讨《格言》这本龙江本土期刊是如何畅销全国,形成令业界瞩目的“《格言》现象”,打造出富于影响力的“龙江制作”品牌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格言》是国内第一本以“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为主题,以“开启语言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办刊理念的文摘类期刊。它被誉为“充满青春活力的语言读本”,以其独具特色的办刊理念和对市场前瞻性的判断,迅速成为期刊界典范。2010年创造了月发行116万册的最新纪录,跻身最受全国青少年欢迎的期刊方阵,被业界和媒体称之为“格言现象”。

  早在2008年,在创刊五周年之际,《格言》月发行量即突破百万大关,跻身全国期刊发行量前15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刊大刊。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在面临文化综合类期刊作为传统媒体受到数字化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冲击,期刊市场竞争白热化及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始终保持逆势上扬,在黑龙江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创下了最高月发行量116万册的佳绩!《格言》当初仅用40.5万元作为办刊启动资金,如今已成为资产总值达4321万元、年利润过千万的出版企业。

  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格言》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几年来,《格言》曾先后获得中国期刊协会颁发的“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黑龙江省政府出版奖优秀畅销出版物奖”、“首届黑龙江省政府出版奖优秀装帧设计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首届全国出版行业文明单位”称号、中国北方期刊奖评选委员会颁发的“北方十佳期刊奖”(2007年、2009年连续两届)、中国邮政总公司颁发的“中国邮政优秀畅销报刊奖”(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3届)、连续两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报刊推荐目录”(2010年、2011年)、获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举办的“百种优秀期刊进连队入选刊”、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大省建设领导小组颁发的“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特别表彰奖”及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第二届黑龙江省出版奖”等多项国家、省级奖项。

  此外,《格言》还受到众多媒体的密切关注,先后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黑龙江日报》等分别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格言》进行专题报道。

  《格言》创刊于2003年12月,当时的文摘类期刊市场上可谓硝烟弥漫,有占据着期刊市场主导地位的《读者》《青年文摘》这样的品牌名刊,也有众多的内容涉及社会、人生、情感、人物、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摘类期刊。如此情形,使时任副总编辑主持《格言》创刊策划及杂志社日常工作的李彤陷入深度思考:《读者》《青年文摘》实力强盛各具特色,《格言》的发展之路在哪里?纵观中国近20年的期刊发展史,那些大刊名刊的成功途径虽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创刊之际都最先占据了一个市场空白点,然后凭借上乘内容获取成功,《读者》是这样;《故事会》是这样;《时尚》还是这样……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格言》的策划和决策者最终决定避开与强劲对手的正面冲突,独辟蹊径,走差异化之路。针对当时期刊市场上存在的青少年期刊众多、内容却相对粗浅玩闹,又没有一本以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为内容的文摘类期刊这一客观状况,将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确定为《格言》的办刊宗旨。在读者定位上,将读者群锁定以初高中生为主,外延至大学低年级学生。这是一个被家长、老师寄予殷切希望能学有所成,同时又是文化市场上最活跃最庞大的消费群体。针对中学生读者而言,《格言》的办刊宗旨和内容定位恰好又射中了一个市场空白点!果然,《格言》这本诞生在最寒冷的季节中的杂志一上市就引起了销售的热潮。

  《格言》在栏目的设置上也渗透着策划者的匠心与智慧。从颠覆传统格言、俗语的原创品牌栏目“格言新说”到充满调侃色调的“歪批”;从轻松活泼的“玩”到充满哲理思索的“故事”,都是根据青少年读者特定的思想与心理而设定。

  2009年初举行的“格言百万盛典”和转企改制给格言人带来了高昂的信心和工作热情,然而就在此时,一场寒潮却突然袭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期刊市场进入了萧条期,国内一些大刊名刊纷纷出现了发行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的局面。此期间,《格言》却凭借着独具特色的精良内容在逆势上扬,创下了最高比去年同期上涨40%的佳绩,再次创造了一个期刊史上的奇迹。然而《格言》的领导者,却没有产生丝毫的陶醉感,而是面对市场瞬息间的风起云涌,陷入更深层的思考:

  《格言》作为单一品种的期刊,抗风险能力有限,一旦期刊市场长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无法复苏,《格言》无疑将受到较大冲击。对此,《格言》要依托现有的品牌效应,开发延伸产品,将品牌效应放大,占据市场空间,走发展壮大之路。

  于是,“格言人”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审时度势,再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做文化而不是做杂志,做文化产业而不是做文化产品”的战略发展思路。随后,依托《格言》的品牌效应,先后策划、开发出了《太阳小说》《典藏大赏》《时代流言》《语录中国》《感恩100》《花开十年》《高考指南》《教师节特刊》等增刊特刊和 “话春夏秋冬、画赤橙黄绿”、《格言书屋》与《格言MOOK》《时代书屋》等系列图书等近60个品种。每个系列都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这些延伸产品如春花般朵朵绽放,一经上市,便立即引起热销,平均每种销量在8.5万册左右,给萧条的期刊市场注入了生机和亮色。格言人超强的策划能力和前瞻的市场引领能力为业界所折服。

  在强化内容和彰显特色的同时,《格言》也着力于发行网络的拓展,在发行环节上制定了“三线并进”的指导思想。在促进民营渠道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与邮政订阅的代理合作,使订阅量每年以16—2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抓住机遇,利用中国邮政系统进行内部调整之际,通过国家报刊发行局的协调,与全国各省的邮政报刊零售公司开展了全面合作,利用邮政报零的渠道配送优势,将《格言》辅射到县乡级市场,形成了互动、互补的良性发展态势,构建起了一条集民营、邮政零售和邮政订阅立体交叉式的发行网络渠道。

  在面临金融危机困扰的2009年,《格言》的发行量比2008年上涨近20%;2010年实现了最高月发行量116万册的新纪录,比2009年上涨16%,实现了一年一大跨越。这跨越的背后又孕含着什么?

  在一次选题策划会上,李彤和编辑们在商议“格言新说”的选题时曾确定这样一个标题,《一格一格降人才》,这个题目也充分反映出《格言》在人才运用上的遵循规律。作为杂志社的社长兼总编辑,她深知策划与精品皆来自于人,深感成功与辉煌皆出自于人,优秀的团队,优秀的格言人是《格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长远目标,要构制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蓝图。为此,《格言》建立了独有的人才培育系统,其内容包括“定岗定职不定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比资历比能力”等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用人机制,通过全员竞聘上岗、双向选择,促进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推行层层聘任方式,通过员工竞职演讲、职工投票、综合考核、领导班子审议、签定聘任书等程序,使每一个普通编辑通过才华的展现都可以成为版块编辑、执行主编;使每一个有能力的员工都能成为部门主任,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员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制度创新方面,以“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指导思想,融科学化与人性化于一体,制定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法人责任制》、《编辑部激励机制》、《发行部激励机制》、《全员量化管理制及目标考核制》。通过创新机制,把透明、高效、公正、公开作为主要内容,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