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点很重要:文综要考高分,一要关注社会生活,二要积极思考,发散思维。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铁犁耕种,当代人用机械农耕,请说一说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应该先提取信息,这道题的关键词是“生产力”,大家都知道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这道题应该这样回答:第一,说明了从古到今,生产工具在不断改进;第二,说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在不断提高。
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大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增大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这道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政府和财政之间的关系,政府和民生之间的关系,财政和民生之间的关系。
在回答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后,还要整合提升一下: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找原因: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收入增加了;不少人有攀比心理,看到别人买,自己也买。亮观点:短期内,对拉动经济增长有好处,从长远看,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利。谈看法: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人们应学会理性消费、务实消费。
针对主观题失分现象,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再请老师帮忙批改,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和考查范围,每道题都力求完美。
每次考试前,都会根据近期学习的内容,主动总结反思,预先判断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题型和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
学文科很重要的是懂得反思、懂得去体会,而且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巩固基础知识,去背诵。
每一次考核与复习都是对网络重新扫描——但凡搜索到任何漏洞,她会第一时间加以弥补,从来不会视而不见。
对于很多同学感觉有些枯燥的政治,马宁妍特别喜欢挖掘背后的联系,并进行逻辑推理。
专门准备了一个“文综套路本”,在上面自己总结错题的原因,从不同角度罗列出一些知识体系提纲、答题模式套路等。
有计划地把自己想做的事,忘记的知识点和错题、经典题型、模拟答题练习等内容,分类抄写在不同颜色、方便携带的小本子上。
遇见烦心事,或者压力大、想换换脑,就会找一个自由的时间,戴上耳机一边听歌,一边做题
经济常识部分:弄清几个重点的主体,如国家、政府、公民、银行等,按照主体的性质与地位,它们各有什么行为,起到哪些作用等,一般在答题的时候,都要从这些主体出发去探讨应该怎么做。
哲学常识部分:要分清唯物论,辩证法,并且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结合时事热点,思考这些热点对应什么哲学知识。
政治常识部分:和经济常识一样,按照主体、行为、结果的思路答题,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从各个主体出发思考一下,可以防止主体遗漏扣分。
最后,不妨总结答题套路和一些“万能用语”,多翻翻真题的标准答案,你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答题模式。
平时考试的答案也要分析,可以自备一个小本子,碰到什么万能用语就记下来,一再总结提炼。
要知道,一个标准规范的答题模式,是很能减轻改卷老师的阅卷负担的——为阅卷老师“着想”,他们当然也会为你“着想”。
提高的方法只有将历史事件串成线,中国近现代史从何时开始,中间经历了什么,以什么结束;
然后以年代为线索,联系中外,看看在同一天,中国和外国各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以此加深记忆。
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串成线之后,还要去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意义,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去考察,看看每个大事件对历史的意义何在。
另外,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小细节:例如课本中的小字、注解也是揭示历史事件意义的重要材料,这些不需要背下来,但要做到起码有印象。
因为高考有时候就是考到这些细节,很有可能问题会从课文正文中出,答案却是取材自小字和注释部分。
如果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那么地理就是文科中的理科,它需要你用理科思维去学习。
课本里并没有明确列出一些常用公式和规律,这需要靠课后好好研究参考书和注意老师总结的规律。
班上最强的地理高手甚至能画出世界地图,标出港口、洋流、高低压地区、大洲大洋分界线、地震版块、世界大河,甚至还有温度带、植物带、动物带划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