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初一到初三历史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2019-10-09 22:23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②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

  ④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

  ⑤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

  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①进步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局限性: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所以,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

  唐朝的经济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唐朝的繁荣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后来成为阿拉伯国家扩张的工具。

  ②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主从关系只存在与直接建立分封与受封关系的领主与附庸之间,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b、政治方面,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其中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c、思想文化方面,随着市民阶级在经济、政治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希波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亚力山大东征的过程伴随着战争与灾难,但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②进步性: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屋大维不断扩张,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传播阿拉伯数字;传播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7岁来到中国元朝;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朝做官;在中国生活了17年;形成名著《马可·波罗行纪》

  ①公元前3000左右,古埃及人创造象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公元前3000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史诗: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荷马史诗》,再现了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③戏剧: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底浦斯王》,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④民间故事: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b、巴黎圣母院:属于基督教风格、哥特式建筑,突出特点是高而尖;被雨果喻为“石头的交响乐”,世人称之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朵。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的精神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人文主义思潮”在当时广为流行。

  (5)代表人物及其成就:①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锰娜丽莎》③刹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6)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影响:(1)积极: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消极: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2)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作用:一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6、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4)经过:①北美召开大陆会议,组建军队,选举华盛顿为总司令②1776年4月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③1777年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败英军,成为战争的转折点④1783年,英国战败,承认美国独立。

  1、背景: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的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3)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革命取得重大胜利。

  (4)评价侵略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1.背景: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的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法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3.棉纺织工具的发明:(1)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2)珍妮机的发明:①时间:18世纪60年代②发明者:哈格里夫斯③意义: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3)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同时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3)发明的意义: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6、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上半期。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7、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了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