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临高12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王旭)日前,临高学课题推进汇报会在海南省临高县举行。来自广东、湖北、海南、香港等多地社会科学界权威专家听取了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经充分讨论后,专家组给予研究成果高度评价,并建议把临高建成区域历史研究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教授听取汇报后表示:“临高语族群研究深入、具体,涉及边疆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海洋学等多学科,涉及面宽广,极富内涵,在各地学者的深度挖掘和细致研究下,或可成就大学问,研究成果对海南、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临高语族群是指讲临高话的语言集团,现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北部地区,包括海口市琼山区、定安、澄迈、临高、儋州等市县,加上海南省外人口总计约100万。临高语族群在海南古代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长久以来不被世人所认识。自2016初,海南省临高文化研究会宣告成立并聚合了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共同致力于挖掘临高语族群独特文化现象,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关注。
据介绍,海南省临高文化研究会成立时起确定了15个课题项目,作为3至5年内研究会的重点课题,内容涉及临高语族群的来源,从秦汉以降至唐宋临高语族群的居住分布,明清时期临高语族群与闽南语族群融合之后造就的独特文化现象和景观,临高语族群与贬官文化,黄道婆究竟向谁学习纺织的历史公案,临高语族群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艺术等。
据介绍,目前,临高学研究15个课题已全部被国内知名高校和海南多位跨学科专家学者承接,有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两本临高学论文集出版发行。预计在2019年将有3部著作完成面世,2020年前后,15部著作将完成编撰出版工作。
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和区域研究的开拓者、临高文化研究会会长叶显恩说,为了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推动研究工作取得实效,研究会采用专人负责的办法,对课题项目进行跟踪,及时联系和督促,以便保证课题落实好。承担课题人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典籍,深入临高语族群集聚的临高县、海口琼山区,儋州,昌江、三亚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地表文物和资料,为课题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马敏教授现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他指出,我国历史教材修订工作正趋向将历史的规律性和丰富性相结合,类似临高语族群研究的区域研究成果,将给正进一步修订的教材提供丰富素材。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认为,临高语族群研究独具魅力,建议全球招募更多课题人关注地域文化研究,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具有特点的文化品牌,其成果可丰富海南重点发展产业旅游文化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