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虽然中华文明是多点起源,但女娲、伏羲、黄帝这些人神或者半人神都出生在这里,肯定不会是巧合。可见上古时代,甘肃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
无论是从传说中的夏朝,还是实锤确凿的商朝,再到春秋战国时代,河南作为中原文明的中心,都必须站在舞台上充当主角之位,这是想逃避也逃避不开的责任。从东汉到北宋,无论是洛阳还是开封,河南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从西周到唐朝,河南的主角身份经常承受着陕西关中平原的挑战,长安城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越是秦汉、隋唐这样强盛的大一统时代,它就越有傲娇的发言权,山河飘零时,它尽可承受凋敝萧瑟,守得云开方月明,它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未来那属于自己的时间。
元明清三代直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地处华北平原和燕山山脉交界处的此城,既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处,也是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冲突的前哨,因为这些文明的冲突,这座城市承受了近代史上的多次屈辱,迷雾散尽时,这座古城抖落了一身的烟尘,现在又屹立在中华文明的巅峰,迎接新一轮的国际挑战。
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小小的上海县城被静悄悄地推到了历史大舞台的中央,这里不仅有十里洋场和纸醉金迷的物质文明,更有叩问封建专制的各种舶来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体系,落后的中国在这里擦亮眼中的阴翳,走向了更为光明的前程。
秦淮河畔的石头城,每到汉家光复河山、改朝换代之际,都成为统治者的理想建都之地,驱走鞑虏的革命党人和朱元璋不约而同地选择这里,使得这片江南繁华之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心位置。
国破之时,这片锦绣山川、天府之国用尽自己全部的乳汁,哺育护佑着艰难的中华文明,贡献出百万热血青年走向抗日战场,保存了中华文明的火种,四川之功,不可计量。
广东不仅在封建帝制时代的后期,为中央帝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输入,同时也因勇争风气之先,引进开化思想,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和政治家,无论是康梁变法,还是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还是筹建革命政权,打造黄埔军校,这一时节,广东成为进步青年心向往之的圣地。
山东没有成为过任何时代的政治中心,这里只有一山一水,但出现了一位开创儒家思想的孔圣人,两千多年的儒家治国思想,熏陶出了一代又一代恪守仁义礼智信的士人阶层,在他们的心目中,这片孕育出万世先师的土地才是真正的中心圣地。无怪乎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说出的那句名言:“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绝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与山东一样,湖南也没有机会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中心所在,但在近代史上,这里涌现出的一批批军事方面的实干家,他们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谓“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