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郑州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摩研讨会”在郑州47中举行
郑州7中侯海峰老师执教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联系社会热点,环环相扣。
为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践行历史教育培养“人”的人文教育目标。12月6日,郑州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摩研讨会”在郑州47中举行。郑州市教研室主任姬文广、历史学科教研员袁富强、各县(市)区教研员、高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中心组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特邀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教授为与会老师作报告。
郑州47中副校长栗红涛、教务处副主任王伟及历史学科全体教师在此次研讨会中认真观摩,积极交流,收获颇丰。
会议伊始,由郑州47中乐明月老师和郑州七中侯海峰老师分别带来两节观摩课。乐明月老师所带来的《明治维新》一课,在课前复习环节,利用智能平板实时统计并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接着在课堂活动中引入“名师会诊”方式,让学生充当医生,分小组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层面为明治政府把脉问诊,开出药方,对应疗效。通过创设情境,史料研读巧妙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侯海峰老师执教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虐猫”之人文探讨》一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以分解任务的方式,通过材料阅读,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并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历史课堂的纵深感。两位老师熟练运用历史细节,关注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的培养,为与会成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关于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任鹏杰教授带来《何为更好的历史教育——课堂·教研·写作须聚焦真问题》专题讲座。他讲到历史课堂的“灵魂”究竟何在呢?不在别的,恰在于价值引领,恰在于通过对价值的争鸣、协商和共享,任鹏杰向在座老师阐释我们需要一个不务虚、不僵化、不空悟、不失魂、不独裁、不盲从、不失责的历史课堂。
郑州市教研室主任姬文广在总结中讲到一线教师是学生健全成长的保驾护航者,是学科素养得以落地的关键。此次研讨会,为郑州47中历史教师提供了实践和交流核心素养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平台,示范课的观摩与任鹏杰教授的讲座对今后学校历史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必将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