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学过很多的历史小故事或者文学作品,从他们的事迹当中我们收获了许多道理和为人处世。但随着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和长大后去了解的时候,才发现有些历史人物让人大跌眼镜,我都感觉小的时候学的是个“假历史”。
一、东汉时期有一太监,他的作为影响着后世几千年,且改变了历史进程,影响力极大。只是在政治生涯的作为和为人让他也留有污名。
他靠着帮助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这个皇后死后又榜上另外一个皇后,但凡他经历的皇后都有他的附属,并且在政治上的作为更不忍直视。一个太监位置靠着皇后上位,坐上了位列九卿之位,最后也因为帮助皇后干太多坏事,被革职查办,自杀于牢中。
二、三国时期有一人,从小就被当作“教育楷模”,至今也是许多小孩儿童学习对象。他在小时候就才思敏捷,世人也是认为他长大后一定有所作为。但也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口无遮拦的他得罪不少权贵。
等他做官时候,为人不讲理,欺压百姓,强征税收。都说他孝顺,但曾跟朋友说父子之间没什么感情,母子之间也没什么感情,之所以有了他是因为他俩一时情起,没什么感情而言。酒后乱言,又拿祖先开玩笑,“大孝子”的最后结果是被曹操以“不孝罪”处死了。
三、唐朝时期有位诗人,刚当官时还是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的。但随着官位亨通,甚至做到了宰相,他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奢靡起来。他特别喜欢吃鸡舌,一顿鸡舌的成本本来比较高,基本上每顿要杀近三百只鸡。司空见惯这句成语说的也是他。
四、宋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倡导着人们要懂操守等等。但自己的私生活却十分的糜烂不堪,妻妾成群不止,更有染尼姑之流为欢。一边打着伦理的旗号,一边与其里面背道而驰。为抢占兄弟家产,竟强行纳其弟媳为妾。朋友去世,告诉友妻要守节,不得改嫁。其著作、理念影响后世科举和家庭观念,但是自身却控制不了私欲,可真是“毁童年”的典型案例。
五、清末时期有一位官员,正值晚清时期,他参与了变法,且反对妇女裹脚这种行为,同时还提倡解放妇女,思想比较前卫。他对别人非常严格,提出的“一夫一妻制”来要求别人,但没曾想自己却是妻妾成群。生活奢靡的他,从年轻到年老,一生娶了六个老婆。62岁时娶了一位19岁的少女,等他快去世时,称死后不允许改嫁,白白浪费了许多少女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