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涯教育进课堂,英语物理“小走班”, 深二外应对高考新政出“实招”
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今年广东省即将对高一新生实施“3+3”模式,又称“3+6选3”模式。“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为3门必考科目,“6选3”指的是从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任选3科,所选科目将与大学专业直接相关。新模式下学生该如何选科?学校又该如何应对?近日,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黄汉波接受专访,分享了该校在迎接新高考所作出的一些实践探索。
对于2018年新高考改革方案,黄汉波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新高考改革方案最大的一个出发点是‘以人为中心’,不分文理科让高中生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语文、数学参加高考,外语一年两考取最好成绩,对学生来说,可选择性增多,人性化地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是一个机遇。”对学校而言也是机遇,在他看来,特别对于定位在中等上下的学校来说更是机遇,“我们看到,由于应对新高考改革方案准备不足,导致浙江部分传统名校不再继续保持名校地位。所以,谁把握了先机,谁就占据了制高点。”
当然,也存在挑战。黄汉波认为,新高考改革对现有的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师资配置是挑战,对学生、家长、社区和政府也是挑战。“对学生而言,他现在有选择权,但他不会选。家长和老师对于如何选课同样也存在盲区和误区。对学校课程设置而言,以前是文理科,现在除了高考应考科目,还需要有实践和体验课。所以,如何设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一个挑战。此外,新高考改革对现有教育管理模式也是一个冲击。课表如何安排、师资如何配置、如何指导学生选科、选课等,都是进行现代化学校管理需要面对的问题。”黄汉波说。
作为深圳市首批15所生涯教育试点学校,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早在2010年建校初就成立了以心理老师为专业引领的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生涯教育。2016年3月,提出生涯教育第一个五年规划,并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教育课程。
据黄汉波介绍,学校在2017级高一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生涯必修课,以必修课的形式,将生涯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普及到每一个学生。高二、高三年级则以选修课、主题班会课与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生涯教育。
在生涯教育师资培养上,该校注重提升教师在生涯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据介绍,从2015年至今,深二外有多名教师赴上海、浙江等地参加培训,同时还参加了广东省学生发展指导论坛和生涯教育的相关培训,大大增强了教师生涯指导的能力。目前,学校已有15名教师获得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师资格证,有11名教师完成了国际生涯规划师CDP的认证并获得证书。
在“选科走班”方面,该校从如今的高二年级开始,已经尝试在英语、物理和文科数学等部分科目进行走班试点,为2019年入学的高一年级选科走班提供依据。黄汉波表示,学校倾向于“小走班”做法,即行政班与选科走班相结合。“我们看到上海和浙江的‘小走班’做法是最为成功的,对教育教学管理冲击力度较小。
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形成相对固定的班级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提升组织、领导才能、与人沟通等各种素质能力,以及方便学校更好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我们更偏向于考虑采用‘小走班’”。黄汉波透露,本学期末学校将完成新高考方案应对措施的制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深圳市~深圳大课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