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半,100万元变成1022万元。在这十年里,曾满仓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也曾经历2015年以来熊市1.0、2.0以及熔断的无情打击,其中80%的日子是不赚钱的。
这个投资故事的主角——金石致远投资公司CEO杨天南,在他发表于《中国金融家》杂志的财经专栏中,记录下每个月的心路历程和投资组合。
在2016年6月的惨雾愁云中,他写下:在全世界都下跌时保持勇敢,这是多么难!
在2018年4月30日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之时,他又写下:好的投资都是在坏的时候做出的。
6月12日,杨天南将在功夫财经分享他过去二十多年的投资历程。这里没有炒股秘诀,也没有快速致富的捷径,更不会推荐任何股票,但是有一位投资家的无私分享。
第一个亲赴奥马哈与巴菲特握手的中国人。出身于金融世家,具有25年金融市场投资经验,长于资产规划、投资管理,专注于A股、港股、美股等资本市场;
从事财务健康投资理念的研究、实践与传播多年。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MBA投资学课程;
著有《规划财富人生》《一个投资家的20年》(荣获“亚洲财经最具影响力财经书刊评选第一名”),翻译出版《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之道》(荣获“华文财经图书大奖”);
自2007年4月起,连续在《钱经》及央行旗下《中国金融家》撰写投资专栏,创造了国内历时最久的财经专栏记录。截至2017年10月,历时10年半,其专栏记录的投资组合从100万元增长至1022万元,同期上证指数下跌3.91%。
1993年,担任万通金融证券部经理的杨天南初入股市,像其他最早入市的参与者一样,大家都在迷雾中摸索。1995年,他机缘巧合读到冯仑从美国带回来的《巴菲特之道》,接触到巴菲特投资思想,成为国内最早知道和学习巴菲特的年轻人。杨天南多次提到,这本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书中阐述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好企业好价格”等理念,现在听来尽人皆知,但当年简直是天外来音,闻所未闻。
1996年,杨天南倾尽所有播种于股市,其后两年采取“买入并持有”的方式,重仓长虹和兴化两只股票。之后的20个月长虹股价涨了十几倍,杨天南拿着股市提供的“奖学金”去美国读了MBA。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愈演愈烈,转年又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1998年,杨天南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以现在的价格买万科B股,即便其股价不涨,分红也有20%的收益。”
2001年,杨天南在A股市场遭遇欺诈,重仓持有的银广夏被曝财务造假。从此,他的投资判断除了财务指标与估值外,又增加了仔细甄别上市公司管理团队的人品。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从未与坏人打交道,做成过一笔好生意。”
这一年秋天,杨天南在写给投资人的信中总结:“这是我自1996年以来,第一次看淡(A股)后市。”从此清空A股转战香港,成功避开2001~2005年的A股大熊市,投资了一系列高派系股票。
同年,美国遭受9·11袭击,美国科技股泡沫无可阻挡地崩溃,股价坠落如同天上掉落的利刃,一年时间内,许多公司缩水90%以上,新浪从55美元跌至1美元。在这期间,杨天南大胆投资新浪、搜狐,并在之后的两年取得了约40倍的回报。
也是在2001年,杨天南实现了一个怀揣已久的梦想——亲见巴菲特。初次见面握手时,巴菲特说:“你可能是我第一个来自北京的股东。”
杨天南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提取了一张伯克希尔真实的纸质版股票,以作纪念。早在十五年前,他指着这张股票说:“人们迟早会发现,这张股票上至少印着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BUFFETT,另一个是TIANNAN YANG。”
2004年,杨天南再赴奥马哈,近距离聆听巴菲特和芒格的教诲。这一年已是A股下跌的第四年,在纷飞的大雪中,杨天南意气风发地给国内投资人写信,标题是《播种季节》。
从2007年4月开始,杨天南应杂志之邀,每月撰写一期专栏,内容包括投资随笔与一个100万元起步的模拟实盘投资组合。截至2017年10月底,历经126个月(十年半),专栏投资组合已增长至1022万元。
专栏开设没多久之后,就遭遇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专栏投资组合净值大跌。敢于继续用白纸黑字记录“文字+组合”的投资历史,并坚持十年之久,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耐心。这让杨天南成为国内连续撰写财经专栏时间最长的作家,收获了“投资界最会写文章的人”的称号。“希望通过专栏,把正确的理念告诉志同道合的人;希望读者看到文章,生活能得到改变。”这是杨天南的愿望。
在杨天南看来,社会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正在奔赴成功的人和已获成功的人,而非穷人与富人。而一个家庭的健康由两个方面构成: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庭财务健康。理财这个词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大众很少能窥其全貌。
在银行、保险、投资、税务四个组成部分中,投资是一个家庭财富升腾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最难、风险最大的因素。而投资成功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人;二是找到像巴菲特那样的人。
这些年来,慕名找到杨天南的投资人很多,但是他却对仅有资金的客户并无兴趣。为了确认彼此的眼神,杨天南特意写了一篇《致投资伙伴书》,全文共100条,并要求申请加入的投资人,必须写一篇文字证明和自己是志同道合的人。
从1995年初读《巴菲特之道》,到2001年第一次与股神握手,再到2015年接受出版社邀请翻译《巴菲特之道》最新版,2018年翻译《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第四版,杨天南除了投资家的身份外,已更多地作为一位热心巴菲特理念的传播者,而为大众所熟知:写专栏、译书、投资人年会、各地读者见面会、大学兼职教授投资学、午餐慈善拍卖……
他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够为更多的人所听到,也许有人会因此有所领悟,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投资理念。也许这个比例很低,但没有关系,哪怕千千万万人中有万分之一也很好。财务自由的种子广播在各处人们的心中,假以时日,总有一些终会开花结果。
6月12日19:30-20:30,杨天南将做客功夫财经直播间,分享更多投资故事,欢迎届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