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臆测中国航天有军事意义:正打造监控网络

2019-03-09 09:48

  中国军网西昌1月6日电 赵金龙、记者邹维荣报道:2017年1月5日23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2017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是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广播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多频段、宽带高速率数据传输试验验证。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45次飞行。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45次飞行。

  【环球网军事3月2日报道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 丰豆】据日本《Wedge》杂志网站3月1日刊登题为“日本人不知道的中国航天开发的威胁”的文章称,由于中国已经拥有发射洲际导弹的技术,所以日本人会认为中国的卫星发射不太具有军事意义。但文章作者东京财团研究员、前日本驻华大使馆防卫官小原凡司认为,卫星发射不仅与弹道导弹发射技术相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小原称,纵观历史,中国的航天开发很显然与军事是一个整体。1956年,中国设立国防部第5研究院,开始由军队部门进行航天开发。中国“两弹一星”中的“星”指的就是卫星。目前,中国航天开发的目的已经不再单纯为了研制弹道导弹的技术,而是将目光投向构建各种卫星网络、空间站和月球开发等领域。文章称,由于美国想方设法妨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一定在考虑从本土以外的地方打击美军舰队。这就需要准确把握距离本土3000公里以外海域的目标。小原称,中国的卫星在太平洋海域的监测范围达500万平方公里,而且正致力于构建海上监视网络。从2006年初首次发射“遥感1号”卫星到发射“遥感30号”卫星,中国仅用了10年。

  报道称,中国航天开发已取得长足进步。载人航天就是一个重要项目。另外,中国还在实施“嫦娥工程”。而且,中国也有可能将月球表面当作永久军事基地,中国国内有人认为,应该掌握从月球表面监视和攻击月球轨道附近的卫星及飞船的能力,并最终将月球基地作为探测深空的中转站。

  中国军事专家王亚男3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类“中国卫星发射不仅与弹道导弹发射技术相关,而且还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说法用意挺“毒”,是种渲染,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高水准导航和遥感系统的建设领域,都取得长足进展,肯定会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也不可避免地会被有些人歪曲甚至妖魔化。王亚男表示,当年中国搞“两弹一星”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当时国防工业及其所属科研部门是唯一具备航天研究实力的机构,运载火箭和卫星都由它们承担并不奇怪,但以此断定中国航天工程都具有军事色彩,实属无稽之谈。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遥感等技术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这是和平时期的主要任务。中国的探月工程将面临新的阶段,距离载人登月时日尚远,这些工作完全出于空间科学研究目的,若说中国打算在月球建设军事基地,那实在有些荒谬。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