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地理】如何用无人机实现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附考点设计)

2019-03-16 06:10

  视频中的“Skynet”无人机运输系统由澳大利亚一个团队研发。该系统是全球首个“能直接使用无人机将包裹运输到用户阳台”的无人机运输解决方案。

  传统的无人机送货方案般无人机投递要求要有一个平坦的空地,无论是家门口的院子还是房顶空地……这种运输解决方案对住单门独户住宅的人来说很方便,但是对住公寓的人来说就不行了,根本没有地方接收包裹。所以“Skynet”无人机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

  “Skynet”无人机系统对投放地点没有特殊要求,能为无人机提供短距离导航,帮助无人机直接将包裹精准的投递到用户家中阳台的包裹箱里。

  当然,用户家中这个接收网并非普通的接收网,据研发团队介绍,该接收网的安装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专业人士来安装,让它紧贴墙面,并保持与地面平行。否则无人机将很难准确地将物品投放入网。

  然后,每个接收网四角的LED指示灯发出三角信号定位无人机的具体位置,并将其引入距离接收网1米左右的垂直上空;

  最后,无人机上的传感器将会扫描接收网上的条形码,一旦扫中,物品将会准确落入网中。

  其实,除了Skynet无人机系统这种投递包裹的方式,目前市面上较为多见的无人机最后一公里运输解决方案是通过专用包裹接收站来完成配送。

  如Cleveron推出的农村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是在用户家附近建一个专用的大型包裹接收站,无人机将货物运输到包裹站内,用户自取。还有去年瑞士建立的首个无人机包裹接收站也是此原理,只不过将包裹站建立在市中心。

  国内的菜鸟也推出过“无人机+快递塔+快递车”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先由无人机将包裹投递到快递塔,再由末端快递机器人配送或者用户直接扫码取货。

  这些解决方案好处是不会出现无人机漫天飞的情形,无人机就如航空货运一样有既定的路线,能运送到指定地点的包裹站,然后再进行最后100米的配送或用户自取。但不便的是,未能真正做到“货物到家”。

  不过,无论哪种解决方案,目前都只是未来交付的一种概念,想要实现,还需要很长时间,但看看如今世界上这么多人都在致力于无人机开发,并正在努力解决有效负荷、防撞系统等问题,小编也相信有些概念终会实现。

  目前的无人机的时速可以达到100km,可以以很快的速度飞到更远的地方,运送的货物的重量仅为5kg到15kg。在充电后,这些无人机最大的飞行里程仅达到50km左右。无人机运送货物的重量有限,且电池的续航能力依然是困扰无人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着手去解决。无人机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一旦整个行业解决了电池问题,那么到时候可以大面积的推进无人机送货项目。故选D。

  无人机的未来将是飞翔的“智能手机”。目前深圳已从中国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研发制造基地发展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无人机生产基地。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300家,仅消费类无人机就占有全球70%市场,专业无人机占有国内60%市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架无人机需要2000~3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零部件及航材供应商、精密制造装备及技术提供商等企业大量集聚深圳的优势是

  2.研发制造基地主要是需要科技和人才,所以深圳主要优势条件为科技,选C项。

  3.此题考查产业集聚的意义,产业集聚促使专业化分工空前发展,相关产业之间可以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规模效益的产生,选D项。

  4.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航拍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进行拍摄,不但能完成有人驾驶飞机执行的任务,更适用于有人飞机不宜执行的任务。海事管理需要实时对海洋进行监测,发现各种情况然后进行处理,因此海事管理可以应用无人机,A项正确;地壳运动的监测需要精准的定位,需要各种地理信息技术合作才能完成,无人机无法单独完成,B错;出租车定位导航需要GPS系统,C不可以;无人机只能进行影像的拍摄和对比,不能进行损失的统计,D错。

  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下图所示的“彩虹-5”是我国研制的最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而新型的植保无人机则能够在喷洒农药过程中根据数据全自主作业,作业精确到厘米,甚至可以单独围绕着一颗农作物进行喷洒。完成下面小题

  5.结合材料可知“彩虹5”无人机侦察主要采用航空摄像的方式进行侦查,所以主要应用了遥感技术。精确打击是通过准确的定位来实现的,所以主要应用了GPS技术,因此本题C选项正确。

  6.新型的植保无人机则能够在喷洒农药过程中根据数据全自主作业,作业精确到厘米,甚至可以单独围绕着一颗农作物进行喷洒。说明它是以GPS对农业进行精确定位、科学管理,应该是精确农业,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