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石评大财经》节目播出“石齐平:改革开放以来 “三农问题”未有大突破”,石齐平表示,
石齐平:观众朋友,今天我们关注的可能还不止是未来一年,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甚至于更长的几百年,我们都注意到国际粮价最近快速的上涨,中国进口粮食也大幅增加,国际上的粮食博弈似乎是若隐若现,美国为什么以巨额的方式来补贴它的农业呢?中国为什么坚守18亿的农地的红线呢?中国该有什么样的农业发展大战略呢?这是我们今天《石评大财经》跟您一同来关注天下大财经,首先我们还是从第一部分开始。
姜声扬:事关未来中国十年乃至百年的农业发展大计,因此今天节目当中石齐平先生要花一整个节目的篇幅来谈一个大题目,那就是以农立国VS以国立农。
黄橙子:没错,而且我们知道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多年以来关注的一个大的问题,那么石先生今天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做点评和分析呢?
石齐平:好,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大家都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比方说经济增长率全球第一,GDP全球第二,出口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虽然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另外一方面,在农村里面的八亿农民面临到的一些所谓的三农问题,坦白讲并没有获得很大幅度改善。
石齐平:虽然我们也注意到胡温执政之后到现在为止连续七年一号文件17个,换句话说相关的题目都已经重复了,比方怎么样提高农民收入,怎么样提到农业生产力,怎么样加强农村的建设,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问题确实太重要了,引起这个中国大陆中央高度重视,但也说明一点这个问题还没获得一个根本的基本的改善跟解决。
黄橙子:那么您认为这个三农问题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是您刚才说的农业生产力,还是农民收入,还是农村建设呢?
石齐平:当然这三个问题都重要的,但是如果你要问我重中之重是哪个?当然肯定是农业生产力的问题。
石齐平:因为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可能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村建设才能够大幅度推动,所以我们讲到农业生产力才是重中之重,但是一般谈到农业生产力比较多的是从哪一个角度来思考呢?管理、技术或者是什么运销系统,这些我觉得也都重要,但是以我看今天农业生产力最关键的一个其实是比例问题。
石齐平:比例问题就是一个人跟地之间的比例问题,比方人做一个分子,地做一个分母就是人跟地,人跟地就是劳动力跟土地嘛,劳动力跟土地是两种最重要生产要素。但这两种生产要素这个比例如果不恰当,农业生产力提不高的,所以现在中国情况是什么,大家很清楚嘛,地太少人太多嘛,所以这个比例就不适当了,所以要改善。但是要改善,从数学上很简单,一个是减少人一个是增加地,低不能乱加这个没办法了,所以唯一的一条路就减少人,减少人的方式就是让劳动力,让农民能够从农村里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