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2日讯 “请问衡院长,你们的实际执结率下一步如何提高,院党组是怎么打算的?”“请你再用两分钟时间为大家介绍鼓楼法院研发的终本案件及时唤醒管理系统。”9月19日下午,南京市中级法院会议室,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竞赛现场,南京鼓楼法院院长衡阳正接受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胡道才对执行工作的质询、提问。
记者现场看到,近四个小时的攻坚赛中,一个个“辣味十足”的问题抛向陆续登台的12位基层法院院长。“只问一个问题,终本案件不合格率比较高,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法院6个月未执结案件数是多少?12个月未执结数又是多少?对于长期未结案件,有没有切实采取措施解决?”
“是竞赛更是执行工作的全面会诊和交流。我们要求的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发现和提升短板中推进工作。要让全市法院特别是一把手院长认识到,如果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做面子工程、表面文章,最终丢掉的是自己的面子,更是法院的面子!”胡道才赛后谈道。
记者从省高级法院了解到,为贯彻7月5日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统一部署,省高级法院要求自9月中旬开始,各个市中院自行组织本辖区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竞赛活动”。“活动形式借鉴前期盐城中院做法,主要是五个环节。一是法院院长汇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情况,二是由中院分管领导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点评。三是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现场质询、提问,基层法院院长应答,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四是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评委现场打分、测评,并当场公布得分情况,最后是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明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省高院执行局综合协调处处长朱嵘介绍。当记者问:“各基层法院院长的汇报内容是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总结吗?”朱嵘表示:“汇报内容针对性很强,主要是对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介绍自己的成功做法,有力措施,当然还有目前的短板。所以这是竞赛,也是一次全面的工作会诊和经验交流。”
全省执行条线高度关注竞赛结果,特别是对于在攻坚竞赛中排名靠后的基层法院,各中院党组要约谈院长。随后13家中院院长也要进行擂台赛。省高院在全省竞赛结束后,将对活动进行通报,并约谈排名靠后的中、基层法院院长。
记者注意到,竞赛的辐射面不仅仅是赛场“战队”,在镇江等地法院,“擂台赛”过程向全市基层法院视频同步直播。“全院执行干警通过现场视频看到,中院茅仲华院长质询我们法院刘凯院长的是法院网上拍卖的某酒店,数额到目前为止案款没有到账的原因,这个问题很具体很犀利。干警们都感受到这次攻坚赛硬碰硬动真格,‘赛’的重中之重是执行质效,包括社会关注的个案的执行质效问题。”京口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建平接受采访时表示。
此次全省“执行大考”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将评价器交给社会,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法院工作的监督主体评判法院执行。据初步统计,全省近260位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攻坚赛,作为评委对法院执行工作当场打分。9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孙国庆参加了淮安地区法院执行攻坚竞赛,“当时我们2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根据法院工作前期评查情况、现场汇报等在测评表上打分,并在备注栏中写下意见建议。”
“我清楚地记得,2016年两会,周强院长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当时一边鼓掌一边想,我的家乡淮安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次竞赛活动,让我们了解了全市区县法院对基本解决执行难付出的努力,也让我们对基本解决执行难充满了信心!”孙国庆表示。
“江苏受理的执行案件数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截至8月份,已受理案件527618件,同比增长28.89%。全省98%的执行案件在基层,可以说,基层法院是攻坚执行难的主战场。这次全省竞赛的目的就是压力传递、压实责任、找准短板、精准发力,为全省法院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来一次‘空中加油’!”采访中,省高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这次攻坚赛的赛场评分包括规范执行、阳光执行、执行质效、执行保障四个项目,执行质效是竞赛的核心,除此还要赛理念、赛亮点、赛特色、赛举措,为兄弟法院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南京鼓楼的执行信息化创新、苏州园区的“执行悬赏保险”试水等等。这次在参加镇江地区的攻坚赛时,评委们关注到京口法院实际执结率达到58%,执行标的到位率76.5%,这样优秀的执行质效其背后的思路举措是什么,同时评委们还关注个别没有执行到位的案件其原因是什么,通过反思、挖掘成绩的背后,既提供借鉴性经验,也督促其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
“解决执行难不是法院自己说了算的,取决于社会认同,取决于执行工作权利主体、监督主体、协同主体的认同。”这已成为江苏全省执行干警的一致共识。开弓没有回头箭,攻坚赛为全省执行条线强势聚力,干警们正鼓足干劲,朝着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继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