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利剑无人机如何配合中国航母可做辽宁舰打手

2019-04-13 20:24

  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在美国X-47B、法国主导的“神经元”无人机、英国“雷神”无人机之后,中国“利剑”无人机横空出鞘,一举成为第四个试飞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国家。而根据中航工业官方媒体的报道,“利剑”无人攻击机项目最近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际上在“利剑”刚刚诞生之后,国内外媒体就曾多次猜测,该型无人机将用作舰载无人攻击机。

  据悉,“利剑”无人机强调隐身设计、采用飞翼布局,进气道设置在背部,机腹设置有内置武器舱,采用俄制RD-93发动机,最大载弹量为2吨,最大航程为4000千米,作战半径约为1200千米。

  中国目前配备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为歼-15,如果从陆上基地起飞,其作战半径可达1200千米,但由于采用滑跃起飞和拦阻降落方式,因此作战半径将受到限制。据外媒猜测,如果从“辽宁”舰上起飞,歼-15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将缩减至700千米。

  据报道,歼-15舰载战斗机的转场航程为3000千米,比“利剑”无人机的最大航程4000千米要少1000千米。鉴于中国航母目前采用的起飞方式,如果“利剑”无人机上舰,作战半径无疑也会受到影响,但会比歼-15舰载机更远。除了拥有比歼-15舰载机拥有更远的作战半径以外,“利剑”无人机不需要飞行员,如果融合了空中加油能力,那么作战半径将得到极大提升。

  去年,中国自行研制的利剑无人机成功首飞,这种飞翼设计的隐身无人机首飞成功使中国在无人机领域拥有了比肩美欧的实力。利剑和美国海军的X-47B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有很多网友希望未来能够看到基于利剑研制的,中国版的X-47B舰载无人战机。日前,就有网友制作了舰载版利剑无人机的CG图。(鸣谢:军事CG网 作者:NIL)

  融合空中加油技术之后,“利剑”无人机对航母舰载机群总体作战能力的提升显而易见。歼-15和未来的四代隐身舰载机无法长时间在空中巡航,完成一个波次的作战任务后,必须返回航母进行检修和更换飞行员。而如果配备“利剑”无人机之后,这种轮换仅仅是另一名端着咖啡的无人机操作手将原先的操作手替换下来的简单事情。

  上舰之后,“利剑”无人机最重要的作用是伴随歼-15舰载机和未来的四代隐身舰载机作战,并充当航母的首波“打手”。除此之外,“利剑”无人机还将为航母提供侦察监视、欺骗诱动、实施干扰、通信中继等方面的任务能力。

  舰载无人攻击机的作战半径远远高于有人舰载战斗机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例如,美国研制的X-47B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就达到了1500千米,这个作战半径远远超过当前F/A-18舰载战斗机和即将服役的F-35C型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因此,舰载无人攻击机将使航母战斗群拥有“长拳”,在对陆/对海打击方面,同传统的有人飞机相比,将拥有着无可比拟的距离优势。

  应该看到,“利剑”无人机同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由于采用的是俄制RD-93涡扇发动机,发动机的原型收敛-扩张喷口将完全暴露在外,导致后向和侧向雷达反射面积增大,隐身性能将被大大削弱。所以,尽管“利剑”无人机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发动机问题。

  而且从进度上来看,我国的“利剑”无人机也明显比X-47B无人机慢许多。截至目前,X-47B无人机已经进行了舰上起降作业试验,以及空中加油试验,而“利剑”无人机尚未进入上舰试验这个阶段。如果要尽快地实现突破,那么中国航空人无疑必须“加快速度奔跑”。(作者署名:云上的空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