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维克多米亚斯尼科夫( )在俄罗斯《独立评论》周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是“欧洲萨托里-2010”(Eurosatory)陆军与防空装备展最大的赢家。作者称,中国国防工业具备强大的高技术生产基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雄厚的物质资源,中国国防工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正在雄心勃勃地进军世界军火市场, 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在发展中国家军火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中国的一张王牌是价低,但质量是中国装备的弱点。
文章说,今年,中国首次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规模宏大的“欧洲萨托里-2010”陆军与防空装备展。北京早就在为跻身于这个有影响的国际论坛而努力。六家中国武器装备制造公司在“欧洲萨托里-2010”装备展上搭建了联合展台。他们没有带来轮式和履带式技术装备实物,而是展示了全系列现代化战车模型,包括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防空兵器和火箭炮。这与其说是推销建议,不如说是雄心勃勃的进军世界军火市场的宣言。文章说,中国于1979年首次涉足世界军火市场。但90年代此后在很长时间里,中国武器的买家是遭受禁运的国家和一些被孤立的国家。其中,伊拉克的装甲技术装备有一些是中国生产的。
文章说,中国在巴黎展示了Yitan Shoram近程自行防空导弹系统模型、VN9步兵战车、VN1轮式装甲输送车(8×8)、CS/SA1型35毫米双管自行高炮、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外形类似俄罗斯“龙卷风”系统的AR2型300毫米火箭炮。
文章说,模型自然不象真实的战车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意味着中国国防工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不仅如此,在这方面它已经把俄罗斯国防工业远远抛在后面。因为仅借助于直尺和卡尺是无法仿制自行榴弹炮的,战斗机就更不用说了。在这里需要激光描图设备和3D设计系统,绕过不可避免要犯错和纠错的图纸阶段,零件虚拟三维图像直接进入处理系统。必须指出,俄罗斯企业购买的现代化金属加工车床80%是中国生产的,自然,它们是欧洲和日本的仿制品。
文章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仿造现代化的航空系统和战车并投入生产证明,中国具备强大的高技术生产基础、高素质干部队伍和雄厚的物质资源。如果中国再具备设计传统和设计流派,它将跻身世界军火市场的前列,因为它还有一张王牌低价。
文章说,质量是中国装备的弱点,但这并不是因为零件加工和组装水平不高,而是材料质量差。在特种钢和合金的制造中有许多技术秘密,要揭开这些秘密并非易事。同样的原因使其仿造的发动机寿命不高。
文章说,中国通过购买许可证和秘密购买样品来弥补自己设计流派的缺失。例如,1999-2001年在乌克兰购买了6枚射程达2500公里、能携带核弹头的 -55空射导弹。中国人在俄罗斯购买几乎所有他们感兴趣的武器装备制造技术,并一同购买样品和许可证。这是与俄罗斯联邦进行军事技术合作的主要条件之一。近20年来,中国“消化”了俄罗斯的所有武器装备,目前对各个领域的科学资料和先进研究与技术更感兴趣。例如,北京对发动机制造、航天技术等十分感兴趣。
文章说,中国学会了借助于巴基斯坦在互利的基础上仿制西方产品。中国现在正在就向巴基斯坦出口039型柴电潜艇一事进行谈判。文章说,驻巴基斯坦的外国特别是瑞典的使馆工作人员,紧盯着瑞典向巴基斯坦提供的SAAB2000预警机,他们担心中国人得到有关相控阵雷达构造的情报。中国已于2000年着手研制装有类似天线的预警机。
文章说,中国是已经进行了载人航天飞行的第三大航天强国,这充分证明中国工业具有巨大的能力。在军火市场上,不输于原版且更便宜的仿制品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