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知道中国解放军的普通步兵都用什么装备,例如枪(步枪,微冲,手枪,狙击枪)。还有一些配件等等。海军空军都用什么主战武器,例如主战舰艇(潜艇,驱逐舰等),主站飞机(直升...
我就想知道中国解放军的普通步兵都用什么装备,例如枪(步枪,微冲,手枪,狙击枪)。还有一些配件等等。
海军空军都用什么主战武器,例如主战舰艇(潜艇,驱逐舰等),主站飞机(直升机,轰炸机,战斗机等)。中国的主战坦克,和解放军的汽车,装甲车等。
当然我要的不是军事机密,我就想知道比较普通的,当过兵的都懂得的武器常识,谢谢!!展开我来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步枪:81式 95式 03式 手枪:大部分都是92式 狙击:85式 88式,好像还有M99吧
歼5是最早的一代战机,模仿米格17.当初制造了1000架现已经,现在已经全部退役,但是他被我国可以人员改装成无人驾驶靶机使用.
歼六第一代战机,模仿米格19.我国当初生产了2300架,现在已经全部退役,退役后的任务和歼5一样.
歼七第二代战机,模仿米格21制造,是我国装备数量最多,出口数量最多的战机,出口到巴基斯坦,朝鲜,越南,以至到非洲的一些国家.制造了有3700架.现在还在服役,推出了十几款型号.最终发展型号为枭龙战机.
歼八是第二代半战斗机,是歼七的发展型号.我国装备了800架.现在还在服役.
强五是第一代战机,是我国模仿米格19改进的,随着飞豹的服役已经基本推出现役.我国共生产了1900架.
歼轰7是第二代半战机,我国装备了260架.主要是海军航空兵.最新改进型是歼轰7A,换装了国产的秦岭发动机,增加了外挂点等等.
歼十是第三代半战机,已经装备了135架分别在山东一个中队,福建两个中队,成都一个中队.
歼11是第三代战机,是我国引进SU27SK的国内生产型号,共装备了175架,现在已经停产.驱逐舰:
R级(033型)仿633,共建106艘,其中出口朝鲜7艘埃及4艘(一说84艘)
远望4号(13000T)1979年服役,原向阳红十号,1998-7-18改成现舰名再入役
红箭(级)037II大型导弹护卫艇(520T) 驻港部队为770--773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国庆大阅兵上,国产98式主战坦克首度正式亮相,作为我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该车的三大性能已经完全可以和西方最新型的三代坦克正面抗衡。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国庆阅兵上的98式还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批生产车型——参加阅兵的98式主战坦克的数量甚至不足以组成一个独立的车辆方阵,以至于必须用8辆96式来补齐。实际上,98式的正式服役时间远在定型时间之后,而且至今也只少量装备了陆军部分重点集团军。
从作战性能上讲出发,98式无疑是中国装甲部队最好的选择。但是,伴随着性能提高而来的就是高昂的造价,对中国陆军来说,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采购足够数量的98式坦克来实现部队的全面换装。同时,99式高达50吨的战斗全重也严重限制了它在中国南方水网稻田等地区的作战使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98式在中国装甲部队中的最终地位——王牌,但却不是主角。
在这样的现实下,中国陆军只能另辟新径来实现装甲部队的现代化,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重任已经落在了96式主战坦克最新改进型的肩上。
国内对96式坦克的公开报道首见于1993年出版的《兵器知识》,当时公开的型号为85-2M。该坦克实际上系由出口型的85-2AP改进而来的自用型。而85-2AP则是在我国第二代主战坦克——88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正是因为这种渊源,96式在服役之初仍延用了88家族的编号,称之为88C,后才改称为96式。96式基本保留了88式的底盘,但加大了炮塔座圈,换装了新型的焊接式炮塔和稳像式火控系统,在车体及炮塔前部加装了新型683复合装甲,并以仿制自T-72的自动装弹机及125毫米滑膛炮取代了88式上的105毫米线膛炮。根据国外近期公布的资料,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陆军已陆续装备了1200辆96式主战坦克,装备数量仅次于已装备部队半个多世纪的59家族,在陆军装备的各型主战坦克中位列第二。
作为一型从二代坦克发展而来的,带有部分第三代坦克特征的“准三代”主战坦克,96基本型的火力、防护、机动三大性能和俄军装备的T-72C基本相当,同西方最新型主战坦克如M-1A2、豹-2A6等比较起来,除火炮威力外,在火控系统性能、装甲防护能力、机动性和夜战能力等方面均差距明显。
对各国军队而言,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和现实的军费供给之间永远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部队装备严重老化而99式又无法大批量装备部队的现实,利用在98式上的成熟技术来改进服役多年的96式坦克以满足部队换装的数量需要,就成为了中国陆军所能做出的最为现实的一个选择。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判断,96G和96基本型相比,加装了新型的炮长热成像夜视仪、用新型的上反式火控系统取代了原有的下反式火控,并在车体和炮塔前部加装了和99G上相同的新型国产反应装甲。经过这些改进后的96G型坦克,在火力性能和防护能力上较之96基本型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在战斗全重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对动力系统进行相应升级,使得该坦克的机动能力有所下降。
在火力性能上,96G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装备了新型的炮长热像仪和上反式火控,作为一型性价比极高的“准三代”主战坦克,96式最为人诟病的缺点就是夜战能力的严重低下,服役之初的96式因为尚无达到实用要求的热成像夜视仪可用,只能先装备上技术水平相对成熟的微光夜视仪以解燃眉之急。如果说昼间交战时96式还可以凭借着技术差距相对不大的下反式稳像火控系统和威力强大的125毫米主炮同M-1A2勉强一搏的话,那么一旦进入夜战,M-1A2则完全可以凭借其装备的发现距离达3000米的热成像仪对最大夜视距离只有800米的96式形成无可逆转的压倒性优势。自99式问世以后,利用其装备的新型热成像夜视仪对96式进行相应改进的计划就被提上了日程,并最终在96G上成为了现实,这意味着96G的夜间交战距离从96式的800米一跃提升到2000米!
除了夜战能力的提升外,96G上新装备的热成像仪还向我们透露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96G上装备的已经不是96基本型上原有的下反式火控系统,而是新型的上反式火控。笔者得出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对坦克火控系统稍有了解的军迷们都会知道,下反式火控受其设计原理的限制,难以实现和热像仪的正常交联。要使昂贵的夜视仪的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换装技术水平更为先进的上反式火控,而这也将使96G在在反应速度和射击精确度,尤其是“动对动”时的射击精度获得一个明显的提升。
但是,受经费限制,96G上并没有像99式和M-1A2那样为车长装备独立的周视夜视仪,在观瞄能力上和后两者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实以目前国产坦克火控系统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为96G装备最新的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但部队装备更新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从来不是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军的军费分配开始全面向海空军倾斜,陆军在经费有限的同时还必须尽最大努力来维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不得不在装备发展上有所取舍。在这样的环境下,96式没有装备新型的“猎歼”火控系统,也没有装备独立的车长周视夜视仪,也都在情理之中。
在防护能力上,首先要关注的一点是,98式主战坦克上最富特色的防护装备——安装在炮塔顶部的激光压制系统并未在96G型主战坦克上出现,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该套设备的造价过于昂贵,出于经济性考虑,96G放弃了该系统。因为没有装备任何主动防御系统,96G的防护能力就完全倚赖于自身的装甲。
96基本型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采用焊接式炮塔和模块式主装甲的主战坦克,在其车体前部和炮塔前部(主炮两侧)共装备了3块683型复合装甲,这3个复合装甲模块通过螺栓和坦克基甲相连,可在装甲块损毁时快速更换,在使用上具备了极大的灵活性,并可在新型装甲模块出现后进行快速升级。根据《当代中国的兵器工业》一书介绍,683型复合装甲系由52所和617厂等单位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复合装甲——681型复合装甲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采用了“金属+非金属特种材料+金属”的“三明治”式结构,对于尾翼稳定穿甲弹和破甲弹均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通过装备683型特种装甲,96基本型炮塔装甲在2000米距离上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防护能力达到了53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水平。这一指标同俄罗斯的T-90型坦克(未装备反应装甲)相当,超过了倭国的90式(520毫米),但明显低于M-1A2(700毫米)。考虑到96基本型和M-1A2在战斗全重上的差距(96基本型战斗全重41吨,而M-1A2则达到了惊人的63吨),这样的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和96基本型相比,96G在外形上的最大改变就是在车体前部和和炮塔前部及两侧加装了新型的反应装甲模块。根据北方工业公司发布的国产外贸型反应装甲的资料,我国最新研制的FY系列反应装甲在主要防护指标上已经达到了俄军装备的“接触-5”型反应装甲的水平,即对尾翼稳定穿甲弹的防护能力相当于300毫米均质钢装甲。通过加装新型反应装甲,只需付出一定的重量代价(坦克的战斗全重增加3吨左右)96G防穿甲弹的能力一跃达到了惊人的830毫米,与装备了“接触-5”的T-90相当!根据美、德两国在1996、1999年进行的多次实弹射击试验的结果表明,即使使用美国最新型的M829A2型贫铀穿甲弹,在1500米距离上设计,也无法有效毁伤装备了“接触-5”型反应装甲的T-72坦克,而96G的防护能力尚在装备了“接触-5”的T-72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因为新型国产反应装甲赋予了96G主战坦克异常强大的防护能力,才让我国的设计人员敢于在96G上放弃装备同99式相同的激光压制系统。
至于坦克三大性能中的另一项——机动能力,目前尚没有信息证明96G在动力系统上采取了改进步骤。因此基本可以确定,96G上仍然沿用了在88系列和96基本型上装备了多年的12150ZL型V型12缸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该发动机标定功率537千瓦(730马力),标定转速2200转/分。也曾有网友以96系列的另一种改进型——国产85-3型主战坦克曾装备过1000马力柴油机的实例为依据,推测96G上也装备了类似的大功率柴油机。网友们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并不现实。
坦克发动机是我国军工研发中一个多年的瓶颈,虽然85-3和96G一样系从96基本型改进而来(许多网友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得出了在96G上装备同型号发动机没有明显技术障碍的结论),但我们必须看到,85-3只是一种针对外贸市场的出口车型,根据我国军事科研工作的传统,外贸装备上采用的各种新设备的试验性质明显大于实用价值。而且除了昙花一现的85-3外,就再未见到任何在国产主战坦克上装备此型发动机的纪录。
这与12150ZL型发动机的装备历程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12150ZL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是从1973年开始研制,1974年生产出第一台初样车,此后又经历了长达13年的研制改进,于1987年始告定型,1989年,该型号发动机同其配套车型——88式主战坦克一起正式列装部队,从正式列装之日算起,该型发动机已在我军服役了17年。部队对该型号发动机的反映是“坚固可靠,皮实耐用,维护简便”,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维护简便”,从笔者手中掌握的资料看,12150ZL是通过在12150L-7型柴油机基础上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研制而来,而12150L-7的前身则是苏联的B2-54A坦克柴油机,也就是国产59式坦克上装备的发动机型。这就意味着我国军工部门在研发12150ZL型发动机时,已经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装备的技术继承性,尽可能的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成熟部件,通过这种“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部队后勤部门的维护压力——原有的用于12150L-7的维护设备和零配件大部分都可继续用在12150ZL上,对于一直被军费不足困扰的我军而言,这种继承性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性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陆军装备99式或者99式改主站坦克,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坦克。能和美国的M1A2抗衡,但大多数武器装备比较老旧,95式自动步枪是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海军除了几艘现代级驱逐舰,还有中华神盾,基诺级潜艇,以及093 094核潜艇,昆仑山级两栖登陆舰是目前中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军舰,总的来说我们的海军还属于那种近海防御型的海军。空军大概有几百架先进的飞机,像歼10 歼11B 苏27等,还有近2000架老式歼7在服役,但最近各大军事网站都出现关于四代机的照片,相信我们的四代机离我们不远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