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仲良,安徽宿县人,1969年9月出生,1989年3月入伍,1990年12月入党,先后任营长、旅副参谋长、人武部政委、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等职,2013年12月任某特战旅政委,2018年7月任第八十集团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入伍29年,个人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被原济南军区表彰为“兴武建功先进个人”“人才培养先进个人”,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十大拥政爱民标兵”,2014年荣获《解放军报》“长征人物奖”,同年作为英模代表参加国庆65周年招待会和全军“投身强军实践、践行群众路线年,参加国防部庆祝建军88周年招待会。
和平年代,中国军人依旧血性十足,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就是为了在真正发生战争的时候,能为祖国和人民筑起钢铁长城。
“文能提笔谋强军 武能沙场扬威名”,是武仲良的座右铭,作为一名政治干部,他时时处处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带领官兵思备战之策,谋制胜之道,让特种兵这一新型作战力量成为撬动打赢天平的新杠杆。
带兵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武仲良的新时代带兵之道让人眼前一亮,他凡事身先士卒,以情带兵,作为政工干部,却始终永葆军人血性本色,将自己的热情和心血挥洒在一线训练场上。节目开场,小撒邀请现场观众挑战武仲良的格斗术,他动作干净利落,出手不凡,而一手的血泡不禁让小撒疑惑,从事政治工作更多的是拿笔,而不是拿枪了啊?武仲良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要把政治工作做到训练场,政委也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
三十年的军旅生涯,武仲良用他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服输的精神,生动地诠释了当代军人的血性胆气。小时候他被坦克战士不畏艰辛的战斗精神所震撼,而这一精神始终支撑着他勇往直前。几十年如一日,他都在艰苦的训练中,炼就坚强、刚毅、视死如归的品格。节目中,武仲良分享了自己三个月新兵训练的故事,艰苦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场景历历在目,让他不禁感叹道,“没有侦察连这个基础训练的扎实性,没有一个很优秀的班长,根本没有我的今天。”
怎样才能砺炼成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他们不仅需要在艰苦的训练中炼就超强的体能、技能和战能,还需要锻造刚毅不屈的品质,唯有如此,才能担负起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任。节目中武仲良揭秘了一个特种兵需要掌握至少三四十种技能,跳伞、潜水、狙击、爆破、格斗,还有化装侦察等等,每一个战士都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和心理极限,而他们百炼成钢的背后,正是他们对祖国的无限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