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子们被一个好消息刷屏了,那就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在11月25号的一篇推文中,首次透露了咱们中国第三艘航母的研制状况:已经在船台上有序建造!
局座看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之余,神情淡定地表示,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嘛~~中国至少要造6艘航空母舰。
2017年7月1日,中国“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在一个未公开海域进行了实战训练。
正常执行任务一般是需要有3艘,但是航母她还需要大修,人员还需要培训,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至少要造6艘航母嘛~~
我们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服役6年了。6年前的11月23号,“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
6年前,那场盛况空前的全民“航母style”到现在这一刻想起还是激动万分。
其实,“辽宁舰”她是一个航母大学校,主要为后续航母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比如飞行员、航空母舰的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培养种子,是为了在以后新的航空母舰服役之后,他们可以到新的航空母舰上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的第二艘航空母舰、第一艘国产航母从2017年4月26号下水以来,已经海试三次了。
而最近的第三次则是从10月28号开始,11月6号早晨返回大连造船厂,一共持续9天。
而关于她什么时候服役的问题,局座今年上半年就预测了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估计在明年海军节4月23号之前应该能够服役~~
那么,第二艘航空母舰即将服役,第三艘航空母舰应该早就开始建造了,通常建造一个级别的航母应该在两年到三年左右,从开工到下水应该是大约是两年多到三年。
局座认为,第一艘航空母舰是在“瓦良格”航空母舰的基础上改装的,就等于买了一艘旧船,船的结构都定了,人家完工60%,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加设备改装,就像你买了一个二手房,想重新改装,因为主体结构定了,做不了太大的变化,承重墙也不能打,只能内装修搞一些,所以说第一艘航母变不了太多。
再看第二艘航母,她是在第一艘航母的基础上,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利用第一代航母建造设计人员的经验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舰,跟第一艘航母差不多。从动力到滑跃起降,整个几层甲板、总布置,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原来装的一些反舰导弹我们都不要了,把它变成舰载机的一个机库等等。
局座根据长期对我军武器装备研究的一些规律特点,推导出来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聊聊,局座表示,他说对了那就是个人分析正确,说错了小橘子们就当耳旁风~~
第二艘航空母舰我们自行设计建造的是6万吨左右,标准排水量5万吨左右,所以,局座认为如果说第三艘航空母舰要是一下子就达到10万吨,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但是如果说再造个6万吨的,那也不可能,重复性没有升级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局座推测第三艘航空母舰会在6万吨到10万吨之间选个中间值,7万吨,满载排水量8万吨。
我们中国从1971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服役之后到现在,这几十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出过核事故,这说明我们核安全方面是很厉害的。
我们现在搞军民融合,民用的核电站这方面也搞得很好,还支持外国建造核电站。
但是,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一种水面作战舰艇,潜艇的核动力不能够拿过来直接用。这已经有人试过了,像“戴高乐”就基本上是把核潜艇放大型的一个核动力装置放在航空母舰上,结果是失败的。小马拉大车,航速跑25节左右,25节左右严格来讲飞机是不能起飞的,因为风速不够,升力不够。
所以,第三艘航母会不会发展核动力?局座认为可能性不大,我们需要有非常成熟的核反应堆,需要技术积累,一上来就拿一个新的航空母舰做实验,局座个人认为,这个胆子有点太大了,当然也不排除。
最后,关于是否会用电磁弹射的问题,最近各方媒体分析,让局座直呼自己最近学习可能不够,有点保守。(作者署名:局座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