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西路”将不在?十八号线+广州大道线来了!亮点抢先看

2019-06-09 23:15

  大洋网讯 4月9日,2019中国(广州)城市轨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广州和佛山拟建直达彼此中心区的轨道交通,广州的线路还要延伸到中山、珠海。至于三号线拥堵的问题,将通过在建的十八号线、规划的广州大道线予以分流。

  会上,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规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轨道交通运营与维保领域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平台。

  在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方面,要支持运营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相关工作。同时,鼓励设计施工企业开展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一体化以及现代有轨电车、市域快线等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设计技术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

  在构建轨道交通产业载体方面,要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按照“零换乘、一体化”的目标,实现铁路主体工程、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同步立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一体化运营。探索实施铁路枢纽上盖和周边TOD地块“成片提供、分期供应”,促进形成轨道交通产业聚集效应,提高片区产业联动开发水平,打造枢纽+社区+产业新型城市发展布局。

  该负责人表示,轨道交通产业涵盖第二、第三产业,关联度强,广州市的轨道交通产业已经形成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装备制造全产业链覆盖。目前,在轨道交通各个细分领域,广州企业数量占据全省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尤其突出,占比达80%。

  会上,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发布了《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丁建隆说,大湾区9市中,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164公里,规划总里程近6000公里。

  “要跳出广州,从大湾区的高度看广州,如何通过轨道交通服务市民、带动城市以及产业发展。”丁建隆说,“轨道走廊是稀缺资源,一个廊道可以跑高铁、城际、地铁,要思考彼此之间的融合,从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迈进,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实现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新一轮规划中,广州首先从成熟的广佛同城化入手,将实现广州与佛山中心区之间的轨道直达,采用同一制式、同一票务、同一技术。接下来,广州的轨道交通还计划延伸到中山、珠海,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

  丁建隆说:“如果只计算地铁(不含城际),上海、北京、广州的地铁通车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三。广州地铁开通线公里,本月以来的日均客流量已达930万,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量的50%以上。”

  如何缓解地铁拥挤现状,提升乘客出行的舒适感?丁建隆说:“比如乘客普遍反映的地铁三号线,还是要在规划建设上增加供给,未来通过正在建设的18号线、以及规划中的广州大道线解决。同时,要加强线路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好的疏散和集聚。此外,还要更准确预测客流,让运力与需求更匹配,采用新技术实时动态感知乘客数量,并为车上的乘客提供增值服务。”

  丁建隆表示,广州地铁正构建“1+4”引领型智慧轨道交通。以票务服务为例,在“多元化支付”的基础上,未来通过各类智能无感检测设备,捕捉乘客标签特征,结合乘客“画像”信息库,实现乘客“无感支付”,票务设备逐步虚拟化,全面实现乘客出行全过程中身份无感智能识别,精准判断乘客站内出行轨迹,后台自动完成系列票务操作。

  “未来,随着车站管理的智慧化,减少设备,给市民乘客提供更多的候车空间。”丁建隆说。今年底,广州将建立“智慧地铁示范站”,以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的服务、网络化的协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化的延伸。2025年,10条地铁新线等级,并启动已开通线年,广州地铁全线网将逐步提升为“智能感知、智能联动”的智慧地铁最高级别。

  广州主动作为,积极引领构建三个体系,实现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建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括区域轨道交通网层级体系、区域综合枢纽体系、多层级轨道网络融合互联、公交化运营区(市)域快线系统制式等;二是构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包括线网关系研究、系统制式、票务清分规则、运输组织、信息互联互通、管辖权规划、资源共享规划、安全应急处理等;三是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包括规划管控、票制及票务管理、投融资及资产管理模式、立项模式、运营模式、维修维护模式、经营模式、建设管理模式等。

  会上,国家科技部轨道交通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北京交通大学首席科学家贾利民接受了媒体采访。“像广州这么系统地提出城市轨道交通面向未来的技术路线图和发展路径,在全球可能尚属首次。未来大湾区的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是主力,要将‘轨道上的广州’理念推广到大湾区。”

  《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2019》报告中谈到,广州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要实现“城际轨道公交化”,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运营模式。贾利民认为:“技术上没有障碍,难点在于管理,需要体制机制上形成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全国,提供区域轨道交通运营的范式。”贾利民表示,轨道交通车联网,工业物联网和数据科技的融合,以及能源网和交通网融合一体,这三个融合决定了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不论是发展历史、产业的凝聚能力,还是行业领先地位,广州地铁是大湾区区域轨道交通的引领者,要为塑造大湾区轨道交通做出应有贡献。”

  “龙舟剧·宗祠版”《车陂龙舟最有戏》精彩上演。年轻的艺术力量与传统的端午佳节碰撞出独特的龙舟文化。[详细]

  今年高考,广州交通顺畅程度创近年来之最,早高峰高德地图全国排名均在100名左右。高考期间,广州交警两天共收到7宗赴考师生求助,全部在考前安全送达。[详细]

  高考结束后,市招考办将组织高考政策专家宣讲团开展“走进考区、服务考点、关爱考生”宣传服务周活动,围绕填报志愿等深入各区,面向班主任、考生和家长等进行巡回宣讲。[详细]

  “刘某军,因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现依法对你进行司法拘留。”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王涛在广州番禺南村某工作室手持《拘留决定书》并宣布。随后,两名法警将刘某军带上警车。[详细]

  记者获悉,番禺区2019年来穗人员积分制入学申请积分现场确认即将开始,番禺区教育局来穗局联合发布相关指南。[详细]

  昨日下午5时,随着外语科目交卷铃声的响起,2019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迎接考生的是鲜花、家人的拥抱和悠长的暑假。[详细]

  好天气与端午假期完美契合,外出的市民不用太担心雨水打扰。假期过完,龙舟水又要出来刷存在感了,而且一来就很猛,明天广州有暴雨,往后两天有局部大暴雨。[详细]

  大洋社区是广州日报集团旗下大洋网的互动平台,致力打造广州最具人气、最具影响力的综合论坛。报料投诉民意通,同声同气老友记,我爱我家亲子乐,广州生活百事通。

  版权所有(C) 1999-2018 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大洋网) 粤传媒(002181)成员企业

  广州市纪委派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受理信访举报邮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纪委书记信箱: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