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新社公布了有关美国叙利亚政策的有关问题,表示美方人员杰弗里认为“美国放弃让巴沙尔政权倒台,但要求叙政府做出彻底改变,不愿意改变的巴沙尔不能从西方获得重建资金”。
--这名美方人员的表态表明,巴沙尔在战后重建大概需要3000亿至4000亿美元,有观点认为这是是西方改变巴沙尔的最后一招!如果美国要改变巴沙尔,本文分析认为,可以从军事交流合作方面改变。
--至少,本文认为军事交流合作是改变国与国关系的非常好的办法。比如,如果美国能够解除对叙利亚的武器禁运,再抛出一个橄榄枝,也是未尝不可的。尽管在军事交流合作之前,一定会有长时间的接触、会谈,但是这是和平解决国际问题的好途径。武器装备强大,但是“不战”,就是对地球人的最大关怀。
比如,美国方面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军事评估,毕竟他们已经撤军了,节约下来的经费可以用来搞搞评估,看看到底把哪些武器装备“献给”叙利亚。具体的步骤也不难:第一步,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多份有关叙利亚防务需求的报告,涉及三军多种军事能力建设。这种评估是美国对外军事合作的重要原则,通过评估一个国家的防务需求,寻找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切合点,力求供需双方互利双赢。
图注:美军“联合作战评估团队”一名上尉检测一架美国陆军MH-60“黑鹰”直升机旋翼,收集战损直升机的数据。
但是,美国在这方面可是“业界良心、诚信卖家”, 比如他们可以出台《叙利亚空军现代化》这类的研究报告,也可以让五角大楼派出代表团,再赴叙利亚亲自考查巴沙真正的军事能力,想必巴沙也不会拒绝。
第二步,可以采用美国军事家指出叙利亚在防空、反导、空对地作战等重要作战领域存在的问题,有以武器系统支撑巴沙的军事建设,又能表达美国急于并易于卖掉的“武器”的能力,推销一下。
--第三步,美国国防部根据前期评估与考查结论,起草军售案落实细则并向国会提交,国会将批准后的方案纳入下一财年的“合并拨款法案”。这一步并非是宋丹丹小品里的“把冰箱门带上”,而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此后美叙双方会在武器性能、价格、交付方式、技术转让、维修保障等多个方面扯皮,由于过程太过复杂,已经无法总结到这种一二三四按部就班的流程里。
总之,巴沙方面要想与美国军事合作,本文分析必定前路漫漫,其修远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