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04式步兵战车和97式是一样的吗?

2019-06-13 09:04

  今年国庆阅兵上出现了04式步兵战车,但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中国还有另一种步战叫97式,外形几乎跟04一样。我想问,04跟97是同一种步战吗?是不是为了参加阅兵才把97改为04?如果不是,...

  今年国庆阅兵上出现了04式步兵战车,但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中国还有另一种步战叫97式,外形几乎跟04一样。我想问,04跟97是同一种步战吗?是不是为了参加阅兵才把97改为04?如果不是,那么中国已经有了97还有必要造类似的04吗?它们的外形、性能有什么区别?希望各位详细回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2013-04-18展开全部ZBD-04型步兵战车是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要求,从9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履带式步兵战车。履带式战车负重能力高、越野通行能力墙。可以建造重型车辆,或是加厚装甲。但是平路上速度低于轮式,噪音大,不舒服。 该车的炮塔有着浓重的俄罗斯色彩,采用了和BMP-3相同配置的 100毫米 主炮和一门同轴并列的30毫米机关炮,强大的火力和远中近射程相衔接的武器配置, 该车的设计可以在战场上为一个步兵班提供装甲防护,并且对下车作战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具备和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的能力。ZBD-04主要装备南方一些军区的两栖作战部队。同时还发展了相同底盘的装甲抢修车。 新型步兵战车采用了类似俄罗斯2001年在IDEX展出的BTR90轮式步战车炮塔,即BMP3炮塔的最新该型。但是该车底盘明显不同于BMP3底盘,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种类型履带式底盘,可以判断该车底盘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履带式装甲底盘,因此新型二代履带式步兵战车并非俄罗斯BMP3步兵战车的国产化型号,而是引进和自研相结合的产物。 先说底盘,从照片上看,该车底盘外形较为高大、流线型好,为全焊接车体,采用动力舱前置,中部为炮塔,后部为载员舱,载员舱后安装一扇向左打开的后门。采用较窄的挂胶履带和六对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以及三对托带轮,车尾门下方两侧具有两个喷水推进器喷口。有消息说该车采用液气悬挂,可以调整车身高度,有利于空运。该车车首装甲的倾斜角度较大,拥有较好的防弹外形。车体外形较为高大,因此具有较佳的浮力储备,车内的乘坐舒适性也较86式步兵战车大大改善,增加了车内空间,使得乘车步兵可以携带更多的装备给养或者其他技术装备,持续作战能力得到提高。在该车车首前下方安装有大型防浪板,其尺寸和位置同我国海军陆战队现役86B型步兵战车相似,防浪板之后的楔形车首与车体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焊缝,因此判断该车首为大型浮箱,为全车提供浮力并与车体成为一个整体。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有一个向左开启的舱盖,上面装有3具观察潜望镜。驾驶员附近的车体侧面伸出一根向上的类似发动机排气管的装置,如果是排气管,这种设计估计是基于防止水上航行灌水的考虑。履带上方安装有同86式步兵战车类似的弧形挡板,但没有86步战那种复杂的进、排水结构,因此该车虽然具备履带划水能力,但并不强调高工作效率,仅仅作为喷水推进的备用水上推进方式或者配合喷水推进装置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车车体左侧安装有两个观察镜但右侧仅有一个,且仅在靠近车体尾部的两侧观察镜下面安排有两个射击孔,加上车体后门上的一个观察镜和一个射击孔,该步兵战车仅拥有3个射击孔,因此可以判断该车并不强调步兵随车战斗能力。但车体侧面装甲上面安排观察镜而并非在顶甲板上安装潜望镜,虽然射击孔减少可以被认为是重视车体防护性能,但是安排在侧装甲上的观察镜却同样降低了装甲的强度,不得不认为这一点是一处败笔。究竟为何不采用类似86式步兵战车上可靠且成熟的潜望镜而采用装甲板上开口的观察镜的设计,这一点让笔者百思而不得其解。 该车采用何种动力装置现在还不得而知,但照片显示该车右前部顶甲板上具有前后排列三个方型的类似散热器或进排气装置,显示出该车安装有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极有可能为水冷而非我国装甲车辆上常见的风冷方式。综上所述,新型二代履带式步兵战车外形较为高大,车体线形、浮箱、防浪板、喷水推进器等等细节显示,该车十分强调两栖性能,其水上机动性能应超过BMP3或者AAAV7,渡海登陆作战能力较强,这也许是当初我国没有选择仿制BMP3底盘的一个原因。该车的火力系统一直是同好们争论的焦点。很明显该车采用了新型BMP3的炮塔及其火控系统,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可以得知,中国早在1997年就已同俄罗斯签署军事合作计划,引进了俄罗斯产的BMP3步兵战车火控系统以及配套的9M117 Bastion (北约代号AT12)激光制导导弹。根据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研制的惯例,可以预见到,BMP3步兵战车的武器系统将会在我国逐步实现国产化,并最终完全掌握其技术,此举将会大大缩短我国的步兵战车系统现代化进程,并为我国研制新型步兵战车提供有利的技术经验。 参照BMP3的火力配置,新型步战车炮塔配备100毫米口径2A70火炮和30毫米口径2A72自动机关炮。其中2A70火炮可以发射标准的100毫米口径弹药和射程为4公里的9M117反坦克导弹。30mm2A72副炮上下双路供弹,采用传统的弹链供弹,容弹量500发(258发榴弹、242发穿甲弹),在主炮右侧同主炮并排安装,主炮左侧还安装有一挺7.62mmt同轴机枪,火力配置可谓强大。之所以采取这种火力配置,结合该车拥有的较佳的两栖能力这一点来看,在渡海登陆作战环境中,单车的火力性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对付遇到的各种软硬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辆、永备共事和有生力量等,有利的支援登陆部队进行作战。因此不难理解该车采用如此的火力配置,当然做出牺牲的是火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弹药殉爆的危险性。 该车采用的火控系统并非国外媒体报道的是BMP3早期型,而是将激光测距仪集成在炮长瞄准具里面的新型火控系统,且不论该火控系统的型号和性能,单单将激光测距仪从火炮上方移到瞄准具中就足以大幅度提高该车的作战能力。激光测距仪在主炮上方不仅容易受损,而且必须和主炮一同俯仰方能指向目标,受主炮俯仰角的限制,不仅缩小了测距仪的视野,而且同主炮一同俯仰的指向方式容易贻误战机,整合在瞄准具里面则可避免这些问题。早期BMP3炮塔形状为低矮的圆形,不利于安装附加装甲和反应装甲,而我国新型步兵战车采用的炮塔外面安装了倾斜的附加装甲板并和炮塔成为一体,其外形十分有利于披挂反应装甲或复合装甲,因此拥有更佳的防护性能。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拥有强大而且多样的火力,极其重视两栖作战能力。对于其具体的性能参数笔者不敢妄言,只能做一个大概的猜测,其综合作战水平应该可以超过俄罗斯的BMP3步兵战车,两栖性能同63A式水陆坦克相当或略有超过,防护水平相当。应当说,我国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的设计是十分有针对性的,对于将来可能面对的作战环境和作战任务,该车都能胜任;该车的缺点在于过于强调两栖作战性能,对车体的防护重视程度不够,在未来战场日趋增多的反装甲火力面前生存能力低下,今后的研制重点应当放在双防反应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该车的综合作战水平。 ZBD97型步兵战车的采用传统步兵战车设计:动力舱在前,其左侧为驾驶舱,战斗舱居中,载员舱居后。车体呈箱型,由轧制装甲钢板焊接而成。该车继承了中国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一贯的设计风格:前下装甲和前上装甲使车体前端呈楔形,前下装甲以大倾角向内倾斜,前上装甲以小倾角向内倾斜,一直延伸到车长处炮塔座圈前沿。车首有一个大尺寸机械升降式防浪板,平时收紧贴靠前下装甲,进行水上机动前靠液压机械装置将防浪板升起。该车车顶水平,炮塔后部载员舱车顶向后下方倾斜。车体两侧竖直,一改往常向内倾斜的风格。车尾竖直,有一扇传统的右开尾门。ZBD97动力舱的布置更接近西方风格:右侧为三个串联装矩形散热器,左侧为一大尺寸正方形动力舱盖板,在动力舱后缘炮塔根部为一多空组合式发动机进气滤清器。驾驶舱采用了带有东方风格的串联式双人布局,舱盖采用传统的椭圆形盔式左开舱盖。其前舱舱门前面安装有三个呈扇形分布的潜望观察镜,其后舱在车体左侧安装有一个侧视观察窗。[ 转自铁血军事战斗舱上方安装有一中型炮塔,前中央位置安装有一联并列武器组,主炮为一门100毫米低压线毫米机关炮和主炮刚性连接,其左侧并列安装有一挺7.62毫米车载机枪。在炮塔侧面的附加装甲钢板上各安装有一组3联装烟幕弹发射器。炮塔为双人结构,按照BMP-3步兵战车炮塔的布局,车长在右,炮长在左。载员舱顶部向后下方微微倾斜,其顶部有两扇对开的矩形顶舱门,在载员舱右侧中部安装三防装置进气滤清器。载员舱尾部竖直,安装有一扇传统的右开单扇大尺寸矩形尾门,尾门上部中央有一小型观察窗和一个水滴型带有球型枪座的射击孔。在尾门两侧中央位置各有一个拖曳钩,在尾门两侧下部各有一个喷水推进器喷口。载员舱两侧的车体上各有一小型观察窗和一个射击孔。ZBD97型步兵战车的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两个托带轮。负重轮为小直径双轮缘负重轮,履带为双销双面双板挂胶履带。在第一负重轮、第二负重轮和第六负重轮上各安装有一个液压减振器。负重轮布局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布局:第二负重轮和第三负重轮间距较近;其他负重轮间距均衡且较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

  2013-04-18展开全部97和04确实是同一款97只是试制时的称呼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匿名用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