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中的常青树服役60年魔改后能防核弹中国有3000辆!

2019-06-13 23:25

  就在12月25日俄罗斯塔斯社发表了一则新闻特地为一款“老兵”庆生,它就是迄今为止已经服役长达六十年的T-54/55主战坦克,这款坦克作为历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在人类装甲兵器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根据不完全统计这款坦克各种型号一共生产了超过100000辆(不算我国的59式系列)。为何这款坦克诞生于60年前至今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呢?原因有二:充足的改装潜力以及超高的性价比。

  T-54/55坦克的初期型号安装有一门D-10T型100毫米口径坦克炮(二战后期苏军SU-100坦克歼击车的),动力系统方面为一台有名的V-55型12缸柴油机,输出功率435千瓦。在冷战开始之初美苏双方都笼罩在互相的核阴云之下,面临这种情况装甲部队的抗核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一次试验中苏军意外地发现在距离爆心300米的地方T-54/55依然能保持大致完好,如果将这一距离上升到700米坦克乘员将会幸存。苏军随后为T-54/55加装了专用的核防护设备,该设备的传感器能够在感知到γ射线秒的时间内开始工作并有效保护乘员,这使得T-54/55真正成为了一款能够在战术核弹齐射后迅速向爆心发起冲击的装甲利器。

  在其服役的几十年中繁衍出的子型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T-55A到指挥般的T-55AK再到“改的连设计师都不认识”的T-55AGM坦克在装甲兵器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T-54/55的原产地俄罗斯已经不再使用这款坦克,而作为该坦克最主要的衍生型号——59式主战坦克至今在我们这还有3000辆左右处于服役状态,年年在朱日和暴打红军的“M1A59”正是其中一员,而诸如披挂爆反装甲换装超长94式105毫米炮的59D型,拥有铸造炮塔的“阿里扎”也是老59的众多徒子徒孙中的佼佼者。

  如今的T-54/55依然在或者是59依然在50个国家中服役,不过除了蒙古越南这种小国家之外几乎没有国家将其当做主力来使用,而我军序列中的众多59更多地是作为标靶或训练车来发挥余热。不过在中东和非洲的冲突地区,我们依然能见到不少59浑身披满格栅或者其它的“自制装甲”(主要是用来提前引爆HEAT弹头),扛着最原始的100毫米炮上阵,虽说其已经不能胜任高烈度的坦克战,但当个移动炮台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刚结束没多久的珠海航展上,我们欣喜地发现又一款59魔改支援车出现在世人眼前,该支援车设计思路源于俄军的BMPT,通过安装遥控武器站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巷战中的大杀器。而以色列也正在用中东战争中缴获的59底盘改装成重型步兵战车使其焕发新生。遥想1958年第一辆坦克真正服役到如今已经过去了60个春秋,它是装甲兵器界一颗真正的常青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2018 12小时新闻网 http://www.12hnews.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lobtom@163.com